第121章 小镇夜话,心安处是吾乡(1 / 2)

玄玑真人离去的时间比预想的要久。

洞外日光流转的轨迹被岩壁切割成细碎的光斑,从最初斜斜洒在洞口的暖金,渐渐沉成了贴着地面爬行的淡银,又悄然褪去了踪迹。

苏晓盘膝坐在云澜身侧,全然未觉时光流逝。

她按照云澜那寥寥数语却直指核心的指点,在洞内潜心体悟、调整。

丹田内半开的莲苞静静悬浮,暖金色的光晕比往日收敛了许多,不再是此前那般跃动的炽烈,反倒像一捧温煦的炭火,在经脉中缓缓流淌。

她不再急于恢复灵力,而是将更多心神放在了对净世莲火“转化”特性的理解上——

指尖凝起一缕极细的莲火,引向洞壁渗出的淡青灵脉之气,又小心翼翼地裹住云澜体内逸散出的极淡魔气,如同纺织般细细缠绕、剥离。

神识的凝练运用则更需耐心。

她摒弃了以往将神识铺开如网的习惯,尝试着将其拧成一束发丝般的细线。

起初那丝线总是刚凝聚便涣散,反复数十次后,才终于能稳定地延伸出去。

这过程缓慢得近乎凝滞,甚至有些枯燥,但效果却出乎意料。

虽然灵力恢复的速度并未加快多少,但她能感觉到,自己对力量的掌控更加精细,莲火运转时对经脉的灼烧感减轻了大半,以往催动后必然出现的头晕目眩,此刻竟全然不见。

那缕凝聚的神识探查范围虽未扩大,却如同被打磨锋利的针尖,能清晰“看”到石缝里毒虫蜷缩的肢体,能“听”到地面下暗泉流淌的叮咚声,甚至能隐约感知到洞外微风拂过树叶的细微颤动,以及更远处……一些模糊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动静。

那似乎是妇人唤孩童归家的轻唤?

是黄犬隔着田埂的几声吠叫?

还有风里裹挟着的、混杂着草木清香的炊烟气息?

这发现让苏晓心中一动,凝聚的神识忍不住再往外探了探。

玄玑真人将他们安置在这人迹罕至的山林,附近竟有人烟?

又过了半日,当她引导着炼化出的纯净灵力第三次运转周天,正要渡入云澜体内时,洞口光影忽然微微晃动,如同被风吹皱的水面。

玄玑真人的身影踏着细碎的光斑悄然出现,广袖上还沾着几片枯叶与露水。

他依旧是那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发冠一丝不苟,拂尘轻搭臂弯,只是眉宇间攒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眼底藏着淡淡的青色,手中多了一个巴掌大的古朴储物袋,袋口用暗红色绳结系着,隐约有灵气流转。

“让二位久等了。”

玄玑真人微微颔首,目光首先落在拖架上的云澜身上。

他凝神探查片刻,见云澜虽依旧双目紧闭,胸膛的起伏却比离开时略微平稳了些,眉心那抹因三种毁灭能量纠缠而凝结的黑气也淡了一分(想来是苏晓持续用温和莲火气息安抚的效果),神色稍缓。

随即他转向苏晓,原本平静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

不过短短一日,这女娃周身的气息竟像是被打磨过的璞玉,以往那股略显外放的莲火波动收敛得干干净净,只在周身萦绕着一层温润的光晕,连眼神都多了几分沉静通透。

(此女悟性,倒是不凡。故主能得此助力,或许亦是天意。)

他心中暗忖,对苏晓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前辈。”

苏晓连忙收功起身,动作间灵力运转流畅自然,已无半分此前的滞涩。

“不必多礼。”

玄玑真人上前一步,将储物袋递到她手中,触手温润,

“里面是凝神丹、清瘀散等疗伤丹药,还有几张隐匿气息的清净符箓,以及些许清水干粮。此地往东三十里,有一处无名小镇,坐落在两山谷地间,是修士与凡人混居之地。镇上既有开铺子的凡人商贩,也有摆摊售药的低阶修士,龙蛇混杂得很,但也正因如此,反而不易被追踪者重点关注。老道已在那镇上赁下一处僻静小院,外围布了三重隐匿结界,比这山洞更为稳妥,便于故主疗伤。”

苏晓接过储物袋,神识略微一扫,便感知到里面物品排列整齐——丹药分门别类装在玉瓶中,符箓压在袋底,干粮用油纸仔细裹着,甚至还有一小罐蜂蜜,想来是考虑到伤者可能食欲不振。

虽都不算稀世珍品,却处处透着周到,她心中暖意涌动,郑重行礼:“多谢前辈费心。”

“分内之事。”

玄玑真人语气平静,目光再次落向云澜,眼神复杂难辨,有敬重,有担忧,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

“老道还需去处理一些手尾,在山林间留下几处误导踪迹,引开可能存在的守崖者追踪。二位可先行前往小镇落脚。这是院落的方位玉简与禁制令牌。”

他又递过一枚青灰色玉简和一块巴掌大的木质令牌,令牌上刻着细密的符文,边缘打磨得十分光滑。

“前辈不与我们同去?”

苏晓接过东西的手顿了顿,有些意外。

在她看来,玄玑真人在侧,无疑多了一重保障。

玄玑真人轻轻摇了摇头,拂尘扫过衣襟,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老道修行多年,气息早已固化,目标太大,与你们同住反而容易暴露行迹。放心,那小院周围老道已布妥当了,不仅有隐匿结界,还有警示符文,等闲筑基修士都无法窥探。若有紧急情况,捏碎这令牌,老道百里之内都能感知到。”

苏晓明白了他的顾虑,点了点头,将玉简和令牌小心收进怀中,紧贴着心口的位置。

玄玑真人不再多言,最后深深看了一眼云澜,那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落在了千百年前的某个身影上。

片刻后,他足尖一点,身影化作一道淡青色流光,悄无声息地消散在洞口的阴影里,连一丝灵力波动都未曾留下。

苏晓不再耽搁,先将玄玑真人留下的玉符收好,又找来藤蔓将拖架重新加固了两道。

她小心翼翼地将云澜挪上去,调整到最舒适的姿势,确认他后背的伤口没有被压迫,才握住拖架的木柄,深吸一口气,按照玉简指示的方向,拖着沉重的负担,再次踏上路途。

三十里山路蜿蜒曲折,时而穿过茂密的树林,时而踏上布满碎石的山坡。

对于凡人而言或许要耗费整日功夫,甚至举步维艰,但对于即便灵力未复的苏晓,也并非不可逾越。

她将凝聚的神识化作丝线探向前方,如同握着一柄无形的探路杖——

前方三丈外有松动的碎石坡,她提前绕开;

左侧灌木丛中藏着吐着信子的毒蛇,她运转莲火逼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