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百姓跪街(1 / 2)

九界为尊 肖嘉龙 2264 字 20小时前

第三十九章百姓跪街

——“今日跪下去的膝盖,明日要站成城墙。”

(一)雪后残阳

十一月初三,北境雪停。

夕阳像一柄被冻钝的刀,悬在青阳宗山门外,把整条驿道切成明暗两半。

驿道尽头,黑压压的人潮正缓缓蠕动。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安静得可怕,只剩脚步踩碎冻雪的“咯吱”声,像无数细小的牙齿在啃噬骨头。

最前方,一名白发老妪手捧空碗,跪了下去。

“咚——”

膝盖撞地的声音,在暮色里传出老远。

第二人、第三人……

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十里长街,万余百姓,成片成片矮了下去。

没有口号,没有哭嚎。

只有雪,被他们体温融出一个个小小的黑洞,像大地忽然睁开的眼睛。

(二)纸鸢传信

山门高处,外门弟子林安遥望着这一幕,手心发冷。

他抖开一只巴掌大的“纸鸢”,以灵力写下最后一行字:

【百姓跪街,求丹救命,人数过万,雪厚三寸,膝下已见血。】

纸鸢振翅,化作一道灰光,掠向丹塔。

丹塔七层,李长青两指夹住纸鸢,扫过字迹,神色未动,只抬眼望向窗外。

那里,夕阳彻底沉没,最后一缕光被风雪掐灭。

“终于来了。”

他似叹似笑,转身摘下壁上一盏青铜灯。

灯芯无火,却有一粒灰丸浮沉,像被囚禁的雷。

(三)三声更鼓

山门鼓楼的更鼓,被人连敲三下。

鼓声闷哑,却震得松针簌簌。

第一声鼓,百姓抬头,目光空洞。

第二声鼓,山门开启,走出十名青阳执事,人手一只麻袋,袋口用红绳扎紧。

第三声鼓,李长青现身,披一件素色丹袍,胸口既无长老徽,也无真传纹,只绣一株小小的“回春草”。

他抬手,向下轻轻一压。

灰火自掌心飘落,像一捧冷焰,铺在跪地众人面前,结成一条三尺宽的“火道”。

“跪雪伤身,诸位沿火道上前,领丹。”

声音不高,却盖过风雪,钻进每个人耳膜。

人群骚动,却无一人起身。

老妪颤声问:“仙师……真的免费?”

李长青俯身,将她扶起,把一粒“回春散”放进那只豁口瓷碗。

“免费,但有价。”

“价?”

“我要你们今日跪地的模样,被整个北境看见。”

话音落,他背后灰火陡然拔高十丈,凝成一面巨大的“镜幕”。

镜中,正映出长街跪景,纤毫毕现。

(四)灵影石与说书人

与此同时,北境一百零三座城池、三百余家茶肆、酒楼的“灵影石”同时亮起。

画面同步——

青阳山下,万人跪雪,少年赠丹。

说书人拍案而起,惊堂木炸响:

“诸位看官,可还记得三年前,同一座山门,同一批百姓,被青阳主母以‘丹毒’讹诈,倾家荡产?

如今,李长青一人,以灰火为纸,以回春为墨,写下一个‘免’字!

这字,会不会变成刀?会不会割了谁的头?

且听下回——”

掌声、骂声、哭声,混作一团。

灵影石前的观众,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脖子,呼吸滚烫。

(五)主母余音

青阳内府,残灯如豆。

主母魏惊鸿看着镜幕,一把捏碎手中茶盏。

“免费?回春散成本一钱三厘,他许青贴得起?”

老嬷嬷低头:“回禀主母,丹坊昨日连夜收购北境所有‘回春草’,价格从一钱三厘,抬到三两七钱,仍照单全收。”

魏惊鸿瞳孔骤缩:“他哪来这么多灵票?”

“不知。只知今日午时,‘灵票风暴’已卷走我们三家联盟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