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赵家院里就热闹开了。赵卫国把那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推出来,用旧棉纱仔细擦了一遍。黑豹围着车子转来转去,时不时用鼻子嗅嗅车轱辘,对这亮闪闪的大家伙很是好奇。
“哥,咱真骑车去啊?”赵卫东兴奋地摸着车座,小脸放光。
“那可不,”赵卫国拍拍车把,“今儿个咱们要去你大姑、二姑家,还有老舅家,走着去得走到啥时候?”
王淑芬从屋里出来,手里提着三个布包袱:“东西都准备好了,每家五斤白面、二斤猪肉、一包点心、两包糖。可别弄混了。”
赵卫国接过包袱,稳稳地挂在车把和后座上。这年礼在屯子里算是顶配了,往常谁家走亲戚,能拎两包点心就不错了。
“娘,您就放心吧,保准给您长脸。”赵卫国笑道。
赵永贵叼着烟袋出来,嘱咐道:“路上滑,骑慢点。卫东卫红坐后头抓紧了,别掉下来。”
“爹,我知道。”赵卫国应着,先把赵卫红抱到后座上,让她抓紧车座下面的弹簧,又让赵卫东坐在最后面,搂着妹妹的腰。
黑豹见这架势,急得直哼哼,用爪子扒拉赵卫国的裤腿。
“你也想去?”赵卫国低头看看黑豹,“行,跟着跑吧,正好锻炼锻炼。”
一切准备停当,赵卫国推着车子出了院门。王淑芬还在后面喊:“晌午在你大姑家吃,别急着回来!”
“知道啦!”赵卫国应了一声,长腿一跨,蹬起了车子。
这年头,自行车在屯子里还是个稀罕物。赵卫国这辆“永久”一上路,就引来了不少目光。有在院里扫雪的老乡直起腰来看,有趴窗户的孩子大声嚷嚷,连狗都追着车子叫。
“卫国,这是上哪去啊?”有人打招呼。
“走亲戚去!”赵卫国笑着回应,脚下不停。
赵卫东坐在后头,得意地晃着腿:“哥,他们都看咱们呢!”
“坐稳了,别嘚瑟!”赵卫国喝道,心里却也有些自豪。这辆车花了他一百多块钱,还要票,要不是去年打猎攒了些家底,还真买不起。
黑豹跟在车旁跑得欢实,它体格健壮,跑这点路不在话下。
第一站是十里外的大姑家。路上积雪被往来的车马压得结实,自行车走在上面咯吱作响。赵卫国骑得小心,生怕滑倒了。
到了大姑家所在的屯子,更是引起了轰动。孩子们追着自行车跑,大人们也站在门口指指点点。
“哟,这是谁家亲戚啊?骑这么新的车子!”
“那不是靠山屯的赵卫国吗?听说今年发了!”
“看看那年礼,真厚实!”
赵卫国在一处土坯房前停下车子,大姑一家早就听见动静迎出来了。
“大姑,姑父,过年好!”赵卫国领着弟妹上前拜年。
赵卫东和赵卫红也乖巧地喊人。
大姑看着自行车和年礼,眼睛都直了:“哎呦,卫国啊,你这...这也太破费了!”
“应该的,”赵卫国笑着把年礼递过去,“一年到头也没来看您几回。”
进屋坐下,大姑忙着倒水拿瓜子,眼睛却不时瞟向窗外的自行车:“这车真俊,啥时候买的?”
“年前买的,”赵卫国说,“走亲戚方便。”
大姑父摸着车把,啧啧称赞:“永久牌的,得好一百多吧?还要工业券,你小子真有本事!”
左邻右舍听说赵家来了,都跑来看热闹。屋里很快挤满了人,大家围着自行车看个不停,问这问那。
“卫国,听说你去年没少挣钱?”有人问道。
“还行,靠山吃山呗。”赵卫国谦虚地说。
大姑在一旁忍不住炫耀:“我家卫国可能干了!打猎是一把好手,还会做生意!”
赵卫国赶紧岔开话题,从兜里掏出一把糖分给孩子们。这下更热闹了,孩子们围着他又跳又笑。
在大姑家吃了晌午饭,是猪肉白菜馅的饺子,还有小鸡炖蘑菇。吃完饭,赵卫国又带着弟妹赶往二姑家。
同样的场面又上演了一遍。二姑看见年礼,激动得直抹眼泪:“你爹娘太客气了,这得花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