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调查组反被教育,怀疑人生离去(2 / 2)

“更进一步说,我们加工的不仅仅是一个零件!我们是在塑造!是在创造!我们通过双手,将设计师脑海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有实用功能的实体!我们连接了理想与现实!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创造行为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用最严谨、最敬畏的态度去对待吗?”

他开始绑定最宏大的叙事:

“我们轧钢厂的每一个零件,最终都会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成为机器的一部分,成为建设力量的一部分!我们的精度,关系到国家的工业精度!我们的态度,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一想到肩负如此重任,我就感到热血沸腾,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必须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陈工已经被这一连串的“哲学”、“微观物理”、“宏大叙事”砸懵了,他试图把话题拉回技术本身:“你…你别光说这些!你说说,具体到这个零件,你怎么保证内孔和外圆的同心度?怎么控制端面跳动?”

张伟微微一笑,那笑容充满了“智者”的包容:

“陈工,您问到了点子上!但您问的依然是‘术’的层面。我认为,要保证同心度,关键在于‘心’与‘刀’的合一!在于操作者能否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用心去感受刀具与工件接触时最细微的反馈,用直觉去调整,让加工成为一种艺术般的直觉流淌!而不是机械地对照参数。参数是死的,材料是活的!我们要尊重材料的‘个性’!”

他拿起一个毛坯件,轻轻抚摸着,眼神温柔得像在看情人:“每一块金属,都有它独特的‘记忆’和‘性格’。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行‘征服’,而是‘引导’和‘唤醒’…”

“噗——”旁边有个年轻学徒没忍住笑出了声,赶紧捂住嘴。

陈工的脸彻底黑了,他感觉自己的专业尊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和…戏弄?他猛地一拍工作台:“胡说八道!什么物我两忘!什么直觉流淌!加工就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靠的是经验和技术!不是神神叨叨!”

张伟立刻露出“受教”的表情,但语气依旧“坚定”:

“陈工教训的是!严格执行工艺规程是基础!是底线!我完全赞同!但我认为,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我们青年工人是否应该勇于思考,探索更高层次的、更具创造性的技术境界?就像您当年,不也是打破常规,才解决了那个…呃…着名的…技术难题吗?”(他根本不知道陈工解决过什么难题,纯属瞎蒙捧杀)

陈工被这句“捧杀”噎得说不出话,承认吧,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不承认吧,又显得自己墨守成规。

张伟趁热打铁,开始了反向“教育”:

“陈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技术教育,可能过于强调‘怎么做’,而忽略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能不能做得更好’的哲学思辨和技术想象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青年工人的创新思维!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基于扎实基础之上的、天马行空的技术想象力!也许一百个想法里九十九个是错的,但只要有一个能点亮未来的方向,那就是巨大的成功!这难道不是您这样的老前辈,最希望看到的传承与突破吗?”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陈工,仿佛对方是他技术哲学上的知音和指路明灯。

陈工彻底懵了。他本来是来考核技术的,结果被考核对象拉着讨论起了“技术哲学”、“教育理念”和“工业未来”?对方的话他一半听不懂,一半觉得是歪理邪说,但偏偏又扣着“创新”、“传承”、“未来”的大帽子,让他无从驳斥,甚至隐隐觉得如果强行反驳,会显得自己思想僵化、阻碍青年进步?

孙副科长和李干事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觑。这场面…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掌控范围。

最终,陈工指着张伟,手指颤抖,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憋出一句:“你…你…你小子…路子太野了!我…我教不了你!”

说完,竟气得一跺脚,转身就走!连考核都忘了继续!

孙副科长和李干事一看权威顾问都被“气”跑了,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用看怪物的眼神看了张伟一眼,匆匆追了出去。

调查组…再次铩羽而归。而且这次败得更惨,连技术权威都被整破防了!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许大茂眼前一黑,直接瘫软下去,被傻柱“好心”地拎住:“哟,许大茂,咋了?被张伟的技术哲学吓尿了?”

刘海中张大了嘴巴,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剧烈冲击。

杨师傅捂着心脏,觉得自己这辈子车工是白干了。

王主任喃喃自语:“物我两忘…直觉流淌…这…这能当饭吃?”

【叮!‘技术理念降维打击’计划超额成功!成功对目标‘陈工’造成‘认知体系崩塌’及‘职业生涯怀疑’!彻底瓦解技术考核危机!奖励结算:技能点+5!‘技术宅の哲学’称号碎片x1!‘陈工的心理阴影面积’(永久性)x1!当前技能点余额:32点!】

32点!张伟强忍着仰天长啸的冲动,深藏功与名地叹了口气,对周围目瞪口呆的工友们“无奈”地摊摊手:“唉,陈工可能…一时无法理解我的技术理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啊!”

说完,他飘然离去,留下一个“孤独求败”的背影。

从此,厂里又多了一个关于张伟的传说:那是一个能用“技术哲学”气退休老专家的神人!技术深不可测,已入化境!

而调查组,尤其是陈工,恐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治疗这次考核带来的心理创伤了。他们本是去调查别人的,结果反被对方用一套闻所未闻的“理论”教育了一遍,最后怀疑人生地离去。

许大茂的棺材板,这次被钉得死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