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字条的家训化(1 / 1)

天地翻覆 时药翁 2938 字 22小时前

香港中环恒基总部的顶层会议室,落地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的粼粼波光,摩天大楼在暮色中勾勒出锋利的天际线。红木长桌两端坐着恒基家族的核心成员,陈启棠身着深灰色定制西装,端坐主位,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围坐的儿孙辈,沉静如港外的深海。

会议室正中央的白墙上,一幅新装裱的字条格外醒目——米黄色宣纸,黑色毛笔字力透纸背:“高杠杆如玩火,稳字当头方长久;贪快利似饮鸩,自有资金为根本”。字条装在紫檀木镜框里,边角镶嵌着细巧的铜饰,下方配着一行小字:“1997年,挚友赠言”。这张伴随陈启棠十六年的字条,终于从私人抽屉走出,成为恒基家族的精神图腾。

“今天召集大家开家族会议,只有一件事——确立恒基未来的核心准则。”陈启棠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他抬手示意身后的字条,“这张纸,救了恒基两次。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持有它的挚友守住了家业,而那些跟风加杠杆的同行,最终都成了泡沫。如今内地楼市疯狂,这张字条,该成为我们陈家的家训了。”

坐在左侧的陈文博挺直了脊背,他看着那幅字条,想起父亲这些年的步步为营:从2011年开始减持内地非核心资产,到将资金转入伦敦、悉尼的离岸账户,再到如今将内地业务占比压缩至10%,每一步都踩着“稳”的节奏。曾经他不解父亲为何放着内地房价暴涨的红利不赚,直到2013年鑫源地产破产、2014年宏图地产跑路,他才懂这张字条背后的重量。

“爸,我完全同意。”陈文博率先表态,语气坚定,“这几年内地房企负债率普遍超80%,高杠杆拿地、ipo造假的乱象丛生,我们坚守负债率25%以下、自有资金占比60%以上的原则,虽然错失了一些短期利益,但也避开了无数雷区。把字条作为家训,让后代永远记住‘不贪、不赌、稳健经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

围坐的家族成员纷纷点头。恒基能在三十余年的市场波动中屹立不倒,靠的正是这份不随波逐流的清醒。尤其是近三年,内地房地产行业陷入“杠杆狂欢”,无数房企靠着信托、私募加杠杆抢地王,而恒基却在陈启棠的带领下,持续收缩内地投资,专注于香港、伦敦、悉尼的核心商业地产,每月稳定的租金收益,成了风浪中最坚实的压舱石。

“爷爷,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呀?”一个清脆的童声打破了严肃的氛围。陈启棠的孙子陈宇刚满七岁,穿着小西装,坐在父亲陈文博身边,好奇地指着墙上的字条。他是家族第三代的长孙,也是陈启棠心中未来的传承人。

陈启棠脸上露出难得的柔和,招手让陈宇走到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顶:“宇仔,这上面写的是我们陈家的‘保命准则’。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他拉着陈宇的小手,目光飘向窗外的夜色,仿佛回到了1997年:“那年爷爷和一位好朋友都在做地产生意,他觉得房价会一直涨,借了很多钱买地,就像现在内地那些抢地王的开发商。爷爷的朋友送给爷爷这张字条,劝爷爷别跟风。后来金融风暴来了,房价暴跌,爷爷的朋友还不上钱,公司破产了,而爷爷因为守住了‘稳’字,才保住了家业。”

陈宇似懂非懂地眨着眼睛:“爷爷,什么是高杠杆呀?是不是像小朋友踮着脚尖够高处的糖,容易摔倒?”

众人被孩子的比喻逗笑,陈启棠却郑重地点头:“宇仔说得对。高杠杆就是踮着脚尖够糖,甚至踩着凳子够,看起来能拿到更多,可一旦凳子倒了,就会摔得头破血流。我们陈家做生意,要像走路一样,双脚踩实了,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得远、走得稳。”

他起身走到字条前,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玻璃镜面:“这张字条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用教训换来的。以后恒基在内地,只做已有的核心资产运营,绝不拿新地;无论全球哪个市场,负债率都不能超过25%,自有资金必须占到60%以上;任何高杠杆、高风险的项目,哪怕利润再高,也坚决不碰。”

陈启棠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家族成员,最终落在陈文博身上:“文博,你是家族下一代的掌舵人,要把这三条原则刻在心里,传给宇仔,传给陈家未来的每一代人。这张字条,挂在会议室最显眼的地方,每次开董事会、家族会,都要先看看它,提醒自己不能贪心、不能冒险。”

陈文博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爸,您放心,我一定守住这份家训。恒基不仅要做赚钱的企业,更要做能传承百年的家族企业。这张字条,就是我们的传家宝,比任何豪宅、名车都珍贵。”

“还有一点。”陈启棠补充道,“以后家族里的孩子,年满十八岁进入公司实习前,都要先听这张字条的故事,背诵上面的准则,通过‘稳健经营’的考核,才能参与核心业务。我要让陈家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今天的安稳,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守住了‘稳’字底线。”

窗外的夜色渐浓,维多利亚港的灯光亮起,像撒在海面的碎金。陈宇拉着陈启棠的手,仰着头问:“爷爷,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守住这张字条吗?”

陈启棠弯腰抱起孙子,指着窗外的摩天大楼:“宇仔你看,那些高楼能站得稳,是因为地基打得深、打得实。这张字条,就是我们陈家的地基。以后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不管市场有多疯狂,都要记住‘稳’字,不贪最后一个铜板,不踩政策的红线,这样才能让家族的事业像这些高楼一样,屹立不倒。”

陈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轻轻抚摸着镜框的边缘,仿佛已经感受到了这份家训的重量。在场的家族成员看着这一幕,心中都无比清晰:这张小小的字条,不仅是陈启棠个人的人生信条,从此刻起,它成了恒基家族的精神内核,是跨越代际的传承,是抵御市场风浪的坚固堡垒。

会议结束后,陈文博独自留在会议室,站在字条前久久伫立。他想起父亲当年抛售广州写字楼时,自己曾劝过“再等等能涨更多”,而父亲当时只说了一句:“见好就收,别被贪婪冲昏头脑”。如今回头看,那些当年跟风拿地的开发商,要么资金链断裂,要么陷入债务危机,而恒基凭借稳健的布局,全球资产负债率稳定在18%,海外租金收益占总营收的70%,成了港资房企中的稳健标杆。

他掏出手机,给远在悉尼的女儿发了一条消息:“下次回家,来总部会议室看看爷爷挂的字条,以后这就是我们陈家的家训了。”女儿很快回复:“爸爸,我记得爷爷说的‘稳字当头’,以后我打理悉尼的业务,一定守住负债率底线,不碰高杠杆项目。”

陈文博微微一笑,转身看向窗外的港景。内地的房地产市场还在上演着“地王狂欢”,林晟之流靠着高息信托、ipo造假疯狂扩张,却不知脚下的杠杆早已脆如薄冰。而恒基,在这波疯狂的浪潮中,如同港湾里的巨轮,靠着“字条家训”这颗压舱石,稳稳地守住了航向。

此时,陈启棠拄着拐杖走进来,看着儿子的背影,轻声道:“文博,市场永远不缺赚钱的机会,但缺的是守住本心的定力。这张字条,我希望能陪着陈家走过一百年、两百年,让后代永远记得,做生意就像做人,踏实、稳健,才能走得长远。”

陈文博转过身,握住父亲的手:“爸,您放心,我会把您的话,把这张字条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恒基会永远是那个‘稳’字当头的恒基,不会被市场的疯狂带偏。”

父子俩并肩站在字条前,窗外的灯光映照在他们身上,也映照在那张泛黄的宣纸上。1997年的字迹历经岁月洗礼,却愈发清晰有力,如同恒基家族的传承,在时代的风浪中,始终坚守着最本真的初心。这张被装裱起来的字条,不再是一张简单的赠言,而是陈家的命根,是恒基的魂,是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终极密码。它将提醒每一代陈家人:在利益面前守住底线,在疯狂之中保持清醒,唯有稳健,方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