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代建标准的国家推(1 / 1)

天地翻覆 时药翁 2999 字 23小时前

初冬的阳光透过国信集团总部的落地窗,在会议室的红木长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山河指尖摩挲着一份盖有住建部公章的红头文件,标题“关于推广《国信保障房代建服务标准》的通知”几个黑体字,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文件旁,那只深蓝色文件夹静静躺着,封面“国信代建”的烫金字样,如同这几年国信在地产乱象中坚守的初心,愈发清晰。

“赵总,住建部刚发来正式通知,我们的代建标准被列为全国保障房代建参考标准,下周还要在京召开推广会,邀请您做主旨发言。”周磊快步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份代建业务报表,脸上难掩兴奋,“截至目前,全国加盟企业已经突破30家,覆盖18个省份,前三季度代建业务营收15.2亿,占总营收比重达到42%,远超年初制定的35%目标。”

赵山河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报表上那些稳步增长的数据上,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他想起三年前接下旧城改造代建项目时,老副总王建军的那句嘲讽:“代建赚的都是辛苦钱,3%的管理费不够给员工发年终奖”。如今,正是这份“辛苦钱”,在楼市降温、高杠杆房企接连爆雷的2014年,成了国信最坚实的营收支柱。

“通知各部门,下周的推广会,让王副总也一起去。”赵山河合上文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周磊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这几年,王建军虽不再公开反对代建业务,但始终对“赚慢钱”的模式心存芥蒂,如今住建部力推国信代建标准,正是让他亲眼看看代建业务价值的最好机会。

推广会当天,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房企代表、住建系统官员齐聚一堂,当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司长念出“国信代建标准为全国保障房代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赵山河走上发言台,身后的大屏幕上,缓缓展开国信代建标准的核心框架——“资金监管三分离”“工程质量终身追责”“成本透明化管控”,每一条都直指行业痛点。

“房地产的本质是民生,不是投机。”赵山河的声音沉稳有力,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代建业务不追求高溢价,不依赖高杠杆,靠的是标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赚的是良心钱、长久钱。在当前楼市调整期,这不仅是国企的责任担当,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台下的王建军坐在第二排,看着大屏幕上国信代建项目的实景图——整洁的保障房小区、业主赠送的“国企良心”锦旗、100%的回款率数据,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当初为了拖延旧城改造代建项目进度,故意克扣施工队资金,结果被周磊的跟投制打了脸;想起去年鑫源地产烂尾时,国信因为坚守低杠杆、聚焦代建,不仅躲过一劫,还被县政府当成了救命稻草;想起上个月财务报表上,代建业务的毛利率虽只有8%,但回款稳定、零坏账,远比商品房业务的大起大落更让人安心。

会议间隙,好几家外地房企的负责人围着赵山河,递上名片,迫切地想要加盟国信代建。“赵总,我们想跟着国信做代建,哪怕管理费低一点,只要能稳赚不赔就行。”一位来自西南省份的房企老板诚恳地说,“现在高杠杆拿地就是找死,我们早就想转型了,就缺像国信这样成熟的标准和模式。”

赵山河让周磊留下对接,自己则带着王建军走到会场外的露台。初冬的风有些凉,却吹得人头脑清醒。“建军,你跟着我干了十几年,一直觉得我太保守,对吧?”赵山河看着远处的天际线,语气平和。

王建军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赵总,以前我总觉得你放着地王不拿,偏要做代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买卖,是不懂变通。现在我才明白,你不是保守,是看得远。你看这些来加盟的房企,哪个不是被高杠杆吓怕了?我们的代建标准,现在成了国家认可的标杆,这才是真本事。”

“不是我看得远,是市场规律容不得投机。”赵山河从公文包里拿出那只蓝色文件夹,翻开其中一页,上面是2011年他刚接手国信时做的风险预判报告,“你看这里,我当时就写了,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高杠杆房企资金链断裂是必然趋势,国信必须提前布局低风险业务。代建就是我们的护城河,现在这条河,终于成了行业的避风港。”

王建军接过文件夹,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分析,忽然想起自己当初私下骂赵山河“用数据装清高”,如今再看这些数据,每一条都是护着国信这艘船平稳航行的压舱石。“赵总,以前是我格局小了。”他把文件夹还给赵山河,语气诚恳,“接下来代建业务的推广,我来牵头负责西南片区吧,我想亲自去看看,我们的标准到底能帮多少人建好房、住好房。”

赵山河欣慰地点点头。他知道,王建军的转变,不是因为一次推广会,而是这几年市场的残酷现实,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高杠杆狂欢背后的风险,也读懂了稳健经营的价值。

回到公司后,王建军立刻全身心投入到代建业务中。他带着周磊制定的《加盟企业培训手册》,亲自飞到西南片区,给意向加盟的房企做宣讲。以前总爱说“赚钱才是硬道理”的他,如今挂在嘴边的却是“合规才是长久道”“标准就是生命线”。他手把手地教加盟企业如何执行国信的资金监管制度,如何把控工程质量,如何跟政府部门对接保障房项目,那份认真劲儿,连周磊都忍不住打趣:“王总现在比我还像代建业务的‘铁杆粉丝’。”

随着住建部的推广,国信代建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短短一个月,又有8家企业通过审核,成为国信代建的加盟伙伴,全国加盟企业总数达到38家,覆盖省份扩展到20个。周磊牵头成立的代建事业部,从最初的5个人发展到80多人,还在上海成立了国信代建总部,负责全国业务的统筹规划。

12月初,国信召开年度战略会议,赵山河在会上提出了2015年的目标:代建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份,加盟企业突破50家,代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50%。会议间隙,财务总监提交了最新的财务报表:国信负债率稳定在4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银行主动上门提供年化3.8%的低息专项贷款,支持代建业务扩张。

“赵总,您看,这是王总刚发来的西南片区进展报告,已经签下3个保障房代建项目,还有5家企业在走加盟流程。”周磊把一份报告递给赵山河,脸上满是笑意。

赵山河翻开报告,看到王建军在报告里写的一段话:“以前总想着赚快钱、赚大钱,忽略了房地产的民生属性。现在跟着国信做代建,看着一栋栋保障房拔地而起,看着业主脸上的笑容,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价值。代建标准不仅是行业的规范,更是我们国企的责任担当。”

赵山河放下报告,拿起那只蓝色文件夹,轻轻摩挲着封面。文件夹里,除了代建标准、风险报告,还有一张他刚打印出来的新闻截图——高杠杆房企宏图地产破产后,其烂尾项目的业主在寒风中维权的照片。两相对比,更显出国信坚守代建、稳健经营的意义。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勾勒出繁华的轮廓。但赵山河知道,在这份繁华背后,还有许多像宏图地产这样的泡沫正在破裂。而国信,正是靠着“代建标准”这盏明灯,在楼市的风浪中稳稳航行,不仅成为了国企转型的标杆,更给这个疯狂的行业,注入了一股理性与责任的清流。

他打开电脑,在新的一页文档上写下:“代建不是简单的工程承包,而是用标准守护民生,用稳健对抗投机。国信的代建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守规则、不负信任,才能在行业的周期更迭中,行稳致远。”

写完后,他把文档保存到“蓝色文件夹”的子目录里,命名为“2015年代建战略深化”。此刻,文件夹里的每一份文件,都像是一块坚实的砖石,共同构筑起国信不沉的船,也为这个浮躁的行业,树立起一道关于责任与规则的丰碑。而这道丰碑,还将随着代建标准的全国推广,在更多城市、更多项目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