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圆满华章(1 / 1)

若说顾廷烨与明兰的晚年生活如同一幅静谧的山水长卷,那么儿孙们的存在,便是这幅画卷上最灵动、最富有生机的色彩。他们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他们一生奋斗、所有付出与坚守的价值最直观的体现。看着这些在自己羽翼下茁壮成长,又各自振翅高飞的后辈,那种充盈于心的欣慰与满足,是任何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都无法比拟的。

这一日,是明兰的生辰。并非整寿,她本不欲大操大办,只愿家人小聚即可。然而,儿孙们却都记挂着,早早便准备了起来。

清晨,明兰刚梳洗完毕,长女便带着两个儿子率先回了府。孩子们一进门,便像模像样地给外祖母行礼拜寿,献上自己亲手画的贺寿图,虽笔法稚嫩,却色彩明媚,充满了童真的祝福。长女则捧上一件自己亲手缝制的、用料极其舒适柔软的寝衣,笑道:“知道母亲不缺这些,只是女儿一点心意,望母亲穿着安眠。”

紧接着,次子夫妇也带着他们那个文静的儿子过来了。孩子奉上一卷自己工工整整抄写的《孝经》,小脸严肃认真。次子则送上几本明兰素日喜欢的孤本杂记,是他费心搜罗来的。

团哥儿军务繁忙,人未能亲至,但派人快马送回了寿礼——一柄造型古朴、镶嵌着宝石的短匕,附信言道此乃此次边疆战利品中之精品,觉其锋锐内敛,正合母亲性情,聊表孝心。而团哥儿媳妇则带着顾铮和几个小的,早早便过来帮忙张罗,将明兰的院落布置得喜庆而温馨。

最小的女儿虽身怀六甲,不便出行,也遣人送来了精心准备的补品和给小侄儿侄女们的玩物,信中说待孩儿落地,再抱来给祖母磕头。

还未到午膳时分,府内已是济济一堂。孙辈、曾孙辈们在庭院中嬉戏玩闹,清脆的笑声如同最动听的乐章。顾廷烨看着这番景象,素来严肃的脸上,线条也变得格外柔和。他走到明兰身边,低声道:“瞧这满堂的儿孙,都是你的功劳。”

明兰眼中泛着感动的泪光,轻轻摇头:“是侯爷与我的福气。”

午宴设在水榭之中,四面通风,景致极佳。没有外客,全是至亲骨肉。席面不算奢华,却都是明兰平素喜爱的菜式,精致而贴心。儿孙们轮番上前敬酒,说着祝福的话语,讲述着各自的近况与趣事。顾铮更是当众表演了一段新学的拳法,虎虎生风,引得弟妹们阵阵喝彩,也让顾廷烨捻须微笑,眼中满是赞许。

看着眼前这一幕——长子虽未至,但其孝心与成就在军中已有口碑;次子沉稳干练,在清流中立足已稳;女儿们皆家庭和睦,生活顺遂;孙辈们朝气蓬勃,聪颖好学,兄弟姊妹间亲密无间——明兰只觉得心中被一种巨大而平实的幸福感填得满满的。她一生坎坷,幼年失恃,在盛家如履薄冰,嫁入侯府后亦是步步惊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坚韧与永不放弃的良善,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值得。

她侧过头,看向身旁的顾廷烨。这个曾经桀骜不驯、让她又敬又畏的男人,如今已是鬓染霜华,眼神沉静。他们共同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也携手创造了眼前的繁花似锦。他或许从未说过什么动人的情话,但他用一生的尊重、信任与扶持,为她撑起了一片最广阔的天空。

顾廷烨似乎感受到她的目光,也转过头来,四目相对,千言万语,皆在不言之中。他伸出手,在桌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那手掌依旧宽厚有力,带着熟悉的温度,传递着无声的承诺与依靠。

“此生足矣。”明兰在心中轻轻说道。

宴席散后,儿孙们又陪着说笑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才陆续告辞离去。府中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廊下摇曳的灯笼,散发着温暖的光晕。

顾廷烨与明兰携手,再次漫步在庭院中。夜风带着花香,沁人心脾。

“累了么?”顾廷烨低声问。

明兰摇摇头,依偎着他,望着天际那轮皎洁的明月,微笑道:“不累。心里是满的。”

是啊,心是满的。满堂的儿孙,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与升华;和睦的家庭,是他们价值的最终归宿;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是他们一生修行的圆满果报。回首往昔,他们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家国,无愧于彼此。展望未来,他们相信,只要儿孙们谨记家训,持身以正,家族定能继续兴旺昌盛。

这,便是人生至高的幸福。这,也是对他们波澜壮阔、奋力前行的一生,最好的回报。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首悠长而宏大的乐章,最终,在这宁静、圆满而充满希望的尾声中,缓缓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