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经》!《过去弥陀经》!(2 / 2)

末日刀渊 木容笑笑 3587 字 9天前

“若得明师指点,循序而进,按部就班夯实根基,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他的话语微微一顿,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可惜,明珠蒙尘,困于浅滩,空有凌云之志,却无腾飞之翼。”

“洪易。”

白夜天的声音低沉下去,却更具穿透力,仿佛直接响在洪易的灵魂深处。

“我观你心性坚韧,志向高远,非池中之物。可愿拜我为师?”

“我可传你真正完整、直指大道的修炼法门。”

“助你打下无上根基,挣脱出身与资源的桎梏。”

“未来……纵横天下,快意恩仇,登顶人世巅峰,亦非难事。”

山洞内陷入一片死寂。

只有火把上的松脂偶尔爆裂,发出“噼啪”的轻响。

映得两人身影在石壁上摇曳不定,恍若鬼魅。

洪易内心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波澜狂涌,剧烈挣扎。

面前之人神秘莫测,言语如刀,刀刀切中要害。

他所言关于《道经》《武经》的弊端。

结合自身体悟与侯府中听闻的零星秘辛,细思之下,判断大概率并非虚言。

甚至可能犹有不及。

拜师,无疑是一条通往强大的捷径。

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是他此刻最渴望抓住的稻草。

然而,长期的侯府生活,遭受的无数白眼、冷落与无形算计。

早已在他心底刻下了极深的警惕。

此人来历不明,藏头露尾,仅凭这三言两语,如何能轻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关系一生道途,岂能如此草率?

更何况,他洪易虽地位卑微,渴望力量。

骨子里却亦有一股,不容轻侮的傲气。

岂能因对方一番看似洞悉一切的话语,就轻易屈膝?

时间在沉默中点滴流逝。

洪易的额角渗出细密汗珠,眼神变幻不定。

最终,他深吸了一口带着柴火气息和山洞微潮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清明。

他缓缓摇了摇头,沉声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了千钧重量的考量。

“多谢阁下好意。”

“但在下出身侯府,虽地位卑微,自幼亦知师承不可轻授,更不可轻受。”

“授受之间,关乎道统,系于性命。”

“阁下连真面目都不愿示人,来历、目的皆讳莫如深,叫洪易如何敢信?”

“如何敢将自身道途,乃至性命前程,轻付于未知?”

他挺直了原本因紧张而微躬的脊梁。

虽衣衫朴素,手握木棍,此刻却有一种不容轻视的气度透体而出。

“此事,只能辜负阁下好意了。”

白夜天静静地看着他,面具遮掩了他所有的表情。

只有那双透过孔洞的眼睛,深邃如古井寒潭。

对于这个回答,他并未感到太多意外。

若这位身负大气运的“位面之子”,如此轻易就拜倒在自己面前,那反倒奇怪了。

机缘未至,强求反而不美。

心中那仅有的一丝尝试收徒的念头,也随即消散无形。

“无妨。”

白夜天的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丝毫失望或恼怒。

“你有此警惕,亦是常情。机缘未至,不可强求。”

说着,他不再理会兀自紧绷着身体的洪易。

目光再次落回石台上的《武经》与《道经》之上。

下一刻,一股无形无质、却浩瀚磅礴的精神力量。

如同水银泻地,又似无形的潮汐。

以他为中心悄然弥漫而出,瞬间笼罩了那两部经书。

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幅图谱,每一处注解。

甚至纸张的古老纹理、墨迹的深浅浓淡。

都以一种超越凡人理解的精准与速度,被他那强大无匹的灵识扫描、记录、解析。

事无巨细,涓滴不遗地深深烙印在意识最深处,再无遗忘之虞。

同时,他那敏锐至极的灵识。

也清晰地“看”到了,隐藏在那本《武经》不起眼的封皮夹层之中的经卷。

其薄如蝉翼、呈现出淡淡金色。

其上字符仿佛自然生成、隐隐散发着一种永恒自在、不动不灭、万劫不磨的韵味。

正是大禅寺三大镇寺经卷之首,世间最顶尖、最神秘的道法修炼功法——《过去弥陀经》!

这部足以引起天下震荡的无上秘籍。

就此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落入了白夜天的手中。

这一切的发生,不过是弹指一瞬。

在他眼中,白夜天似乎只是再次随意地、漫不经心地瞥了那两部经书一眼。

并未有任何异常举动。

白夜天转而面向洪易,不再多言,只是屈指一弹。

一道凝练着他对于《武经》的领悟,以及《无垢琉璃身》功法的信息。

如同无形的涓流,无声无息地没入洪易眉心。

“这部《无垢琉璃身》于打磨根基、纯净肉身颇有奇效。”

“你或可参考,弥补《武经》残缺之弊,切记循序渐进,不可贪功冒进。”

“至于《武经》中的一些关隘隐患,我已将些许感悟留于你心。”

“能领悟多少,看你自身造化。”

白夜天的声音,直接在洪易脑海中响起,清晰无比。

“今日之事,保密。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