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经》!《过去弥陀经》!(1 / 2)

末日刀渊 木容笑笑 3587 字 8天前

暮色四合,山林寂静如古墓。

白夜天如同一道脱离了实体的幽魂,又或是一抹被月光遗忘的阴影。

无声无息地缀在洪易身后。

将这位武温侯府庶子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他看着洪易与那些小狐狸交谈,清秀的脸上带着难得的、发自内心的温和笑意。

看着他踏入狐族幽深的藏书洞。

如饥似渴地捧起那两部,被大乾朝廷明令封禁的《武经》与《道经》。

眼神灼亮,仿佛捧着的不是书,而是能改变命运的阶梯。

直至夜色浓稠如墨,洪易才在狐族安排下,住进一处收拾干净的山洞。

甫一安顿,他便迫不及待地席地而坐,就着跳跃的火光,翻开了那本《道经》。

依照其上法门,五心向天,试图修炼那虚无缥缈的神魂之力。

就在他心神沉凝,即将踏入那玄之又玄的观想之境的刹那——

“此时修炼,徒损神魂,得不偿失。”

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

平静,冰冷,没有任何情绪的波澜。

却像一枚投入古井的石子,清晰地打破了山洞的寂静。

也瞬间搅乱了洪易刚刚凝聚起来的心神。

洪易浑身猛地一僵,仿佛被无形的冰针刺中,豁然睁眼!

瞳孔在刹那间收缩。

只见山洞入口处,那被火光与阴影分割的模糊界限上。

不知何时,已悄然立着一道身影。

来人脸上覆盖着一张毫无特色、光滑如卵石的面具,遮掩了所有可能泄露身份的特征。

身形普通,站在那里,气息却微弱得近乎虚无。

仿佛他本就是山洞阴影的一部分。

若非主动出声,洪易根本无从察觉。

“你是谁?!”

洪易惊骇起身,心脏在胸腔里剧烈擂动。

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脊背几乎贴上冰冷的石壁。

他一把抓过置于手边的、用来拨弄柴火的硬木短棍。

横在身前,全身肌肉紧绷如拉满的弓弦,死死盯住这不速之客。

白夜天对于他这如临大敌的姿态,视若无睹。

他的目光,淡漠地扫过石台上摊开的两部泛黄经书,声音依旧平稳无波。

“你不必紧张。我若对你不利,你抵抗也毫无作用。”

这股笃定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让洪易沸腾的血液和狂跳的心,不由自主地微微一滞。

“阁下此言何意?为何阻我修炼?”

洪易强压下翻腾的气血,努力让声音保持稳定,握紧木棍的手指关节却更显苍白。

“阻你,是为你着想。”

白夜天迈步走近,步伐从容不迫,仿佛在自家庭院信步。

他完全无视了洪易那充满警惕、随时可能暴起攻击的姿态。

径直走到石台前,伸手拿起了那本《道经》。

他的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一丝烟火气。

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让洪易想要阻拦的话哽在喉头,未能出口。

白夜天随手翻阅着纸张泛黄的《道经》,指尖划过那些修炼之法。

语气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却足以让人心头发冷的嘲讽。

“大乾忌惮民间武力过盛,更忌惮前朝如大禅寺等武道、道法圣地的传承流散。”

“故而在刊行天下时,早已将其中关键的精义、通往更高层次的关窍。”

“乃至一些强大的观想法、拳意精神修炼之法,尽数删改、抹去。”

他抬起眼,面具后的目光似乎能穿透一切阻碍,直射洪易心底。

“你依此残篇修炼,极易损伤根基。”

“神魂受损还是轻的,严重者……走火入魔,经脉尽断,乃至身死道消,亦非罕见。”

他顿了顿,继续道:

“就拿你欲修炼的《道经》法门来说。”

“正常初修之人,神魂孱弱,离体易受惊扰乃至创伤。”

“要么需有修为高深者在一旁护持,要么,至少也需点燃定魂安神的檀香护持神魂。”

“若是在阴煞之地,或是自身心念不纯。”

“一个不慎,神魂无法归窍,就此消散于天地之间,也并不是不存在。”

他每说一句,洪易的脸色便凝重一分。

这些关窍,书中所载语焉不详。

他之前只凭一腔热血摸索,如今听来,背后竟是如此凶险!

“更何况。”

白夜天放下《道经》,又拈起那本《武经》。

目光透过冰冷的面具,似乎能直视洪易内心最深处的隐痛与不甘。

“你身为武温侯洪玄机之子,当知你父亲武功盖世,已入武圣之境,儒学修为亦是精深。”

“他若真心传你修炼之法,何需你在此偏僻山洞,偷偷摸摸,修炼这被朝廷阉割过的残缺禁书?”

此言如同一道裹挟着冰霜的惊雷,毫不留情地劈开洪易努力维持的镇定。

狠狠凿入他心中最柔软、也是最疼痛的角落。

父亲洪玄机那永远冰冷、带着审视与漠然的目光。

母亲梦冰云在侯府深院中日渐憔悴、最终郁郁而终的凄凉身影。

府中那些下人见风使舵、毫不掩饰的轻蔑与刁难……

无数辛酸、屈辱、愤懑的片段瞬间涌上心头。

让他嘴唇紧抿,脸色变得苍白,握住木棍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看到洪易眼中无法掩饰的剧烈波动,白夜天知道话语已直刺要害。

他继续开口,声音里多了一丝奇异的、仿佛能蛊惑人心的力量。

“你灵台清明,悟性不凡,是块未经雕琢的良材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