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三道劫:痴心妄(2 / 2)

那个温柔的声音再次在她心底低语,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你看,这里多好啊。那个叫云澜的男人,只会带给你痛苦,他把你当作容器,让你承受他的劫难,这样的人不值得你牵挂。忘了他吧,留在这里,永远快乐,永远不用再受苦。”

与此同时,一股强烈得近乎扭曲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开始在她心底滋生。

它像无形的丝线,缠绕着她的理智,试图篡改她的认知:

它让她觉得,留在幻境中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对自己最好的“救赎”;

让她觉得,之前对云澜产生的那丝“理解”和“共情”都是愚蠢的,是被痛苦冲昏头脑的错觉;

让她觉得,对现实的任何牵挂,尤其是对云澜的牵挂,都是错误的,只会让自己再次陷入痛苦。

这种对心智的篡改,比肉体的疼痛更加可怕——肉体的痛可以忍受,而意识的迷失,意味着彻底失去“自我”,连反抗的念头都会被逐渐磨灭。

现实中,苏晓的身体不再像之前那样剧烈挣扎,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放松姿态。

她蜷缩在冰冷的岩石上,膝盖微微弯曲,双手无意识地抱在胸前,像在拥抱什么珍贵的东西。

嘴角甚至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虚幻的、满足的幸福微笑,仿佛正沉浸在无比美好的梦境中。

可她的眼角却不断有泪水渗出,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岩石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那是她残存的真实意识在无声哭泣,是“自我”在与“痴念”的对抗中,流下的绝望泪水。

不远处的云澜,呼吸变得粗重而急促,胸口剧烈起伏着,比之前输出“嗔怒”魔气时更加疲惫。

他周身的灰色雾气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向苏晓,却不再像之前那样稳定,而是带着细微的波动,仿佛连他自己都在对抗着什么。

他正在输出的,不仅仅是“痴念”的魔气,似乎还有某种……更深层的、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一段被魔气封印、早已被他遗忘的记忆碎片,在他对抗“痴念”的过程中,不受控制地随着魔气一同流淌出来,如同被风吹落的书页,融入了苏晓的幻境。

苏晓在美好的现代幻境中,眼前忽然闪过另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那是一片终年积雪的雪山之巅,寒风呼啸,雪花漫天飞舞,将整个世界染成白色。

一个模糊的白色身影孤独地立于雪山最高处,背对着她,身姿挺拔如松,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仿佛已经站了万年,周围的风雪都无法动摇他,可那背影却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沉重与……痴守,像是在等待什么,又像是在守护什么,连空气都透着一股悲凉的气息。

那是谁的记忆?是云澜的吗?

这陌生的、充满孤寂的雪山画面,与她渴望的现代生活画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剧烈的认知冲突——一边是温暖的、熟悉的日常,一边是冰冷的、陌生的坚守,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冲击着她的意识,让她沉沦的速度微微一滞,为她争取到了一丝短暂的清醒。

也就在这短暂的间隙,那股熟悉的清凉灵力再次涌入她的识海——与之前“贪”“嗔”时的温和或镇压不同,这一次,灵力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急躁的力量,像一把锋利的剪刀,试图强行撕开这“痴念”编织的温柔罗网,将她的意识从幻境中拉出来。

苏晓还“感觉”到,云澜的手不知何时再次抬起,缓缓伸向她,指尖带着细微的颤抖,没有像之前那样点在她的眉心,而是虚按在她心口的位置,距离皮肤仅有一寸。

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脸色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苍白,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显然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既要控制“痴念”魔气不彻底吞噬她,又要调动灵力唤醒她,还要对抗自身记忆碎片的冲击。

他似乎……在试图将她从这场他自己亲手施加的“美梦”中拉回来。

他明明是劫难的施加者,却又在暗中充当着“救赎者”,用自己的方式,为她保留着最后一丝清醒的可能。

苏晓在虚幻的幸福与真实的撕扯间痛苦摇摆。

幻境用极致的美好诱惑她:“留下吧,这里没有痛苦,只有快乐。”

灵力用坚定的力量警示她:“醒来!这是陷阱,你不能迷失!”

而那段陌生的、属于雪山的孤独记忆,像一根尖锐的刺,扎在她沉沦的意识里,时刻提醒着她“幻境之外还有现实”。

同时,心口那只手带来的冰冷触感(即使没有接触,也能感受到他的气息),让她在甜蜜的毒药中,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现实的、属于云澜的……那不易察觉的,焦灼。

他在担心她,担心她真的被幻境吞噬,担心这个唯一能承载他劫难的“容器”,彻底失去“自我”。

第三道劫,是温柔缱绻的沉沦,是用美好编织的、认知篡改的陷阱,它不费一兵一卒,却能轻易摧毁人的意志。

而她,苏晓,站在了迷失的边缘——一边是永恒的“快乐”幻境,一边是充满痛苦却真实的现实,一边是对云澜复杂的牵绊。

她的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自己是否还能做“自己”,是否还能在这魔渊中,找到真正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