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道……不在五行。”
这七个字,如同惊雷在空旷山谷中炸响,在苏晓的脑海里反复回荡,震得她心神摇曳,久久无法回神。
她盯着云澜那张依旧淡漠的脸,试图从他眼中找到更多答案——
不是废柴体质?
那自己的情况究竟是什么?
所谓的“不在五行”,又指向怎样的未知可能?
巨大的震惊如同潮水般退去后,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好奇如同雨后春笋般疯长起来,瞬间填满了她的胸腔。
不在五行,那她的“道”在何处?
是与那七道因魔气淬炼而形成的奇异脉络有关吗?
这些脉络又该如何运用,才能真正转化为修炼的助力?
无数问题在她脑海中盘旋,让她恨不得立刻找到答案。
她下意识地闭上眼,集中神念内视自身,试图去感知云澜所说的那七道奇异脉络。
起初,她的神念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搜寻,只能感受到体内正常的经脉走向和那丝微弱的灵力暖流,完全找不到异常之处。
可当她摒弃杂念,将神念放得极轻、极细,如同用发丝触碰水面般小心翼翼地探查时,终于在经脉深处捕捉到了一丝异样——
那七道脉络极其隐晦,如同潜藏在河床下的暗流,若不刻意寻找,几乎与寻常经脉融为一体。
但当神念触碰到它们时,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与五行灵气截然不同的“吸力”——
它们似乎在自发地、极其缓慢地汲取着周围魔气中蕴含的混乱、负面的情绪能量碎片,以及五行灵气在体内碰撞时产生的细微“火花”。
这种感觉很奇妙。
就像她的身体里多了七个默默工作的小型工厂,专门处理那些被正统修仙者视为“废料”的能量——
情绪魔气太过驳杂,五行冲突的余波太过微弱,对普通修士而言毫无用处,甚至可能带来隐患,可对这七道脉络来说,却是可以吸收转化的“原料”。
可是,光靠这种被动汲取,速度实在太慢了!
慢到比乌龟爬还要迟缓,比滴水穿石还要漫长!苏晓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七道脉络每吸收一丝能量,都需要耗费极长的时间,转化后的灵力更是微乎其微。
想要靠这种方式提升实力,恐怕等到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也难有寸进。
必须主动引导!
必须想办法加速这个过程!
这个念头一旦在她脑海中升起,便再也无法压制。
她开始拼命回想自己所知的一切——
无论是曾经玩过的修仙游戏,还是现代社会学到的物理化学知识,甚至是看过的科幻小说设定,都成了她寻找灵感的素材。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她的脑海——
既然这七道脉络能汲取情绪能量和五行冲突产生的混沌能量,那能不能……主动制造“冲突”和“情绪”来“喂养”它们?
这个想法堪称离经叛道,甚至有些疯狂。
在正统的修仙观念里,灵气冲突是走火入魔的前兆,稍有不慎便会经脉尽断、修为尽失;
而情绪波动更是修行大忌,会扰乱心神,破坏道基,导致修炼停滞。
可她苏晓,从一开始就走的不是正统路子啊!
她的体质是被魔气强行改造的,她的修炼之路是在绝路上劈开的独木桥,或许那些所谓的“禁忌”,对她而言根本不适用?
她想起以前玩过的一款策略游戏,里面有一种“负负得正”的能量转化机制——
两种相互克制的负面能量,在特定条件下碰撞,反而能产生纯净的正面能量;
她又想起高中时学过的化学知识,不同性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会生成新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
物理课上老师也说过,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那修仙界的五行灵气,不也像是不同性质的“物质”或“能量”吗?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这是天地间的基本法则。
如果利用它们相生相克的原理,在体内人为制造小范围的、可控的“冲突”或“反应”,是不是就能产生更多可供那七道奇异脉络吸收的“混沌能量”?
比如,先引入一丝火属性灵气,再引入一丝金属性灵气——金能生水,火能克金,这两种属性本身就存在克制与被克制的矛盾。
当它们在体内相遇时,会不会在克制与催生的矛盾点上,产生更强烈的能量波动?
而这种波动产生的“余波”,是否就能被那七道脉络更高效地捕捉和吸收?
这个想法让苏晓的心跳瞬间加速,手心甚至渗出了细微的冷汗。
她知道这个尝试极其危险——
一旦控制不好灵气的量,或者无法把握冲突的尺度,就不是制造“火花”那么简单了,很可能会引火烧身,导致灵气失控,真的走火入魔,甚至危及性命。
但她没有别的选择。
按部就班地修炼五行灵气,以她五行杂灵根的资质,这辈子可能都无法突破筑基期,永远只能在修仙界的底层挣扎;
而这具身体被魔气改造后拥有的特殊“潜质”,这七道奇异的脉络,或许就是她唯一的希望,是她能在这绝境中活下去、甚至变强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