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血字遗诏】(1 / 2)

九界为尊 肖嘉龙 2745 字 14小时前

【第94章·血字遗诏】

一、雪夜·血书

北境,子时,风如刀。

皇城司的铜铃在城头撞出碎玉般的声响,李长青踩着积雪,一步步登上断龙台。

台心,一具尸体被长枪钉在“镇北”二字之下——大楚摄政王·萧凤澄。

血顺着枪杆淌到地面,凝成一枚枚细小的冰珠,像是谁把星辰踩碎后撒进红尘。

更刺眼的是:尸体胸口被剖开,肋骨外翻,心口处却空无一物,只剩一张薄薄人皮,人皮上以指为笔、以血为墨,写着八个字:

“楚亡于李,魏兴于赵。”

字迹瘦劲,笔锋却带着女子特有的娟秀,末尾一枚凤形小印,正是楚太后私玺。

——血字遗诏,现世。

二、旧人·新尸

李长青蹲身,两指并拢,在尸骸左肩轻轻一划。

“锁骨未断,指节无茧,不是武夫。”

他又掀开尸体外袍,腰间系着一条鎏金软玉带,玉带上原本嵌有十二颗南珠,如今却被人剜走,留下一排整齐黑洞,像十二只冷眼。

“杀人取珠,写字留诏,布局的人既要楚王死,也要我李长青背锅。”

少年起身,呼出的雾气在空中凝成灰火形状,一闪即灭。

“可惜,你算漏了一件事——”

他并指如剑,在虚空一划。

“我李长青,从不背锅,只破锅。”

三、皇城司·暗灯

断龙台下,皇城司统领·沈澄已候多时。

这位昔日青阳宗外门师兄,如今着紫蟒官袍,腰悬御赐金刀,望向李长青的眼神却像看一把出鞘的剑。

“李丹师,三更入宫,可是为了这具逆王尸?”

李长青抬手,将一枚玉简抛去。

“摄政王昨夜约我在北郊雪亭,商谈三国秋狩丹药配额。我来时,他已死,心被挖,字被留。”

沈澄神识一扫,玉简里果然拓印了雪亭残象:一桌两盏冷酒,对面座位空置,雪地却留一行女子脚印,鞋纹细窄,底印凤尾。

“脚印是楚太后御鞋‘丹凤舄’,天下只此一双。”

沈澄皱眉:“太后的脚,怎会出现在北郊?”

李长青淡淡道:“脚不会,鞋会。”

沈澄瞳孔骤缩:“有人盗鞋,嫁祸太后,再嫁祸你?”

“不止。”

李长青指向尸体空腔,“心被取走的时间,不超过一炷香,可血字却早已凝固。这意味着——”

“写字的人,提前知道他会死。”

两人对视,风雪忽紧。

四、太后·冷宴

长乐宫,灯火幽暗。

楚太后着素衣,披发跣足,独立于铜镜前。

镜中映出的,却不是她的脸,而是一张与李长青有七分相似的少年面孔。

“母后,你终于肯来见我了?”

太后抬手,镜里少年亦抬手,指尖穿过镜面,带起一圈涟漪。

“凤澄死了,下一步,轮到朕那位好姐姐。”

少年声音稚嫩,却透出帝王威压。

太后阖眼,指甲在掌心掐出半月血痕。

“皇儿,再等等,等国运倒灌,龙脉北移,这楚室江山,便是我儿囊中之物。”

镜中少年微笑,露出虎牙:“母后,可别让李长青坏了棋局,他若提前入京,你就把‘那东西’放出去。”

太后转身,望向殿外飘雪,轻声呢喃:

“李长青,你可千万别太快死,哀家……还欠你一条命。”

五、六皇·失踪

同一时间,西苑偏殿。

北魏质子·六皇子元璟的居所,大门洞开,地龙烧得极旺,却空无一人。

案上留一封血书,字迹与遗诏如出一辙:

“欲得元璟,拿李长青来换。”

落款——“赵”。

沈澄闻讯赶来,只看一眼,便低骂:“赵无极,手伸得真长。”

李长青却盯着血书,眼底灰火一闪。

“笔顺不对,赵无极是左撇子,这封血书却是右手书写。”

沈澄愣住:“伪造?”

“伪造者想引我出京。”

李长青并指,在血书上一抹,一缕灰火顺着字迹游走,将血珠蒸成红雾。

雾中,浮现一行极淡的金粉小字:

“三日后,落星原,以丹换命。”

沈澄倒吸一口凉气:“落星原,是北魏铁骑驻地,去不得!”

李长青收拢袖口,声音平静得像雪落无声。

“去不得,也要去。”

“为何?”

“因为——”

少年回首,眸中映出整座楚京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