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澈则只是放松地靠在椅背上,目光习惯性地快速扫过店内环境:
出口位置、其他食客的状态、后厨方向,这是刻入骨髓的习惯。
他们点了简单的定食——烤鱼定食和姜烧猪肉定食,附赠味增汤,米饭和小份腌菜。
点餐过程没有交流,云澈指了指菜单,星见雅点头,妇人记下,高效直接。
等待上菜的间隙,短暂的沉默笼罩着桌面。
云澈的视线落在窗外巷子里一只正在打盹的流浪猫身上,
星见雅则低头,用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沿着木质桌面的纹理轻轻划动,
那双赤红的眼眸半敛着,似乎沉浸在某种放空或内部思考中,头顶的狐耳也放松地微微下垂。
“这里,”云澈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小店里显得清晰,“很安静。”
他并非刻意找话题,只是陈述一个观察事实,这家店的气氛确实与他平日里习惯的快餐店或拉面馆不同。
星见雅抬起头,目光扫过店内暖黄色的灯光和墙上挂着的几幅手绘蔬菜图,轻轻“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能量流动,很平稳。”
食物很快被端上,精致的漆器托盘里摆放着色彩搭配和谐的各色小碗。
进食过程依旧安静,两人都不是会在饭桌上多言的人。
星见雅吃得斯文而专注,执筷的手指稳定,每一次夹取、送入口中、咀嚼的动作都带着一种规整感,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
她的眼神大多数时候落在食物或桌面的某一点,似乎完全沉浸在品味食物本身,对外界的关注度确实会显着下降。
云澈则保持着高效进食的习惯,速度比星见雅快上不少,但不再像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时那样,纯粹只为快速补充燃料。
他偶尔会抬眼,不动声色地观察星见雅用餐时的姿态。
他注意到她似乎对烤得焦香的鱼皮情有独钟,会小心地用筷子剥下,仔细品尝。
而对旁边那碟微辣的腌萝卜,则只是浅尝辄止。
这些细微的偏好,如同碎片,一点点拼凑出更立体的形象。
这为他未来的“计划”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时间窗口和切入点参考——
在目标专注于享受偏好食物时,警惕性或许会降到更低。
“味道,”星见雅吃完一小口米饭,忽然开口,声音平稳,“不错。”
这是她罕见的对食物本身的直接评价。
云澈正将一块姜烧猪肉送入口中,闻言,仔细感受了一下肉质的口感和酱汁的咸甜度,点了点头:“可以。”
这是他所能给出的,相当于“良好”的评价。
简单的交流后,两人再次陷入沉默,但气氛并不凝滞。
窗外的阳光挪移,店内的挂钟滴答作响,与其他食客低低的交谈声、后厨隐约的锅铲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平淡而真实的背景音。
在这份宁静中,刚才训练带来的紧绷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共同完成某项事务后、共享片刻闲暇的松弛。
饭后,两人在餐馆门口自然分开,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是如同完成了一次寻常的同路与共餐,各自汇入街道不同方向的人流,身影很快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