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对刘光天、刘光福兄弟进行的“优雅摸鱼”特训,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甚至…好得有点过头了。
这兄弟俩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下子从无所事事的街溜子,进化成了“战略性精力管理”的资深实践者。在轧钢厂里,他们不再是游手好闲地瞎晃悠,而是开始“沉浸式”地抱着报废零件“深思”,捧着过期报表“演算”,并频繁地进行“技术性外出考察”(厕所蹲坑、工具房打盹、墙根底下交换情报)。其“敬业”的姿态,甚至一度蒙蔽了杨师傅等老师傅,以为刘海中家的俩小子终于浪子回头,知道上进了。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尤其是在他们老子,官迷心窍的二大爷刘海中眼里,这俩儿子的变化,怎么看怎么透着邪性!
刘海中最近心情不错。厂里“脱单指挥部”成立,他虽然没完全搞懂张伟在搞什么名堂,但“总顾问”的头衔让他很是受用,感觉自己的领导身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下班回家,他习惯性地背着手,迈着官步,准备享受一下一家之主的威严,顺便考察一下两个儿子的“思想动态”(主要是训话)。
可一进家门,他就感觉气氛不对。
往常,这俩小子看到他回来,要么躲躲闪闪,要么嬉皮笑脸凑上来要零花钱。今天倒好,俩人居然都窝在里屋,一个对着窗户发呆,手指头还在空中比划着什么(刘光天在复盘摸鱼路线),另一个则拿本破书(张伟给的《母猪产后护理》废弃教材)看得“聚精会神”,眉头紧锁(刘光福在练习“专注”表情)。
刘海中清了清嗓子,摆出父亲的威严:“光天!光福!作业做了吗?一天到晚就知道瞎晃悠!”
要在平时,兄弟俩早就缩脖子认怂了。可今天,刘光天只是缓缓转过头,脸上带着一种…被打断重要工作的不悦(刚模拟到关键处)?他语气平淡,甚至带着点不耐烦:“爸,您别吵,我正在思考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刘海中:“???”技术问题?你一个学徒工思考个屁的技术问题?
刘光福也抬起头,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跟阎埠贵学的):“是啊爸,我们在进行…课外知识拓展学习。张指挥说了,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刘海中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张指挥?张伟?课外知识拓展?这都什么跟什么?!
他顿时火冒三丈:“少跟我在这扯淡!还张指挥?张伟那小子给你们灌什么迷魂汤了?赶紧给我做饭去!”
刘光天叹了口气,站起身,用一种“你不懂我”的眼神看了刘海中一眼,慢悠悠地往厨房走,嘴里还嘀咕:“唉,世俗的干扰…总是打断灵感的迸发…”
刘光福也合上书,摇头晃脑:“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做饭去也。”
刘海中气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这俩小兔崽子,说话阴阳怪气的,还敢顶嘴了?!反了天了!
吃饭的时候,气氛更诡异。刘海中习惯性地在饭桌上进行“家庭教育”,开始大谈厂里形势、领导艺术、以及他当小组长的“丰功伟绩”。
往常,兄弟俩要么左耳进右耳出,要么敷衍地“嗯嗯啊啊”。今天,刘光天却突然打断他:“爸,您这种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效率太低,容易引发逆反心理。张指挥建议我们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交流。”
刘光福补充:“对,要多倾听,多鼓励,少批评。要看到我们的进步,比如我们今天在厂里就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学习。”
刘海中筷子都差点掉桌上!实践学习?他今天可听车间里的人嘀咕了,说这俩小子一下午往工具房跑了八趟!这叫学习?!
“你们…你们那叫学习?那叫偷奸耍滑!”刘海中拍着桌子吼道。
刘光天不卑不亢:“爸,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您不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不能妄下结论。这是主观主义。”
刘光福点头:“对,要实事求是。”
刘海中被怼得哑口无言,脸憋得通红。他感觉自己一家之主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了那个该死的张伟!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愈演愈烈。
刘光天兄弟在家里的“摸鱼后遗症”全面爆发。让他们干活,他们磨洋工,美其名曰“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说他们两句,他们就能引经据典(从张伟那学来的只言片语)反驳,什么“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情绪价值”;甚至开始对刘海中的“官威”指手画脚,说他“领导方式落后”、“缺乏沟通艺术”。
二大爷家可谓是“后院起火”,鸡飞狗跳。刘海中感觉自己快要被这两个“逆子”气出高血压了!他一生信奉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父出才子”,现在倒好,儿子没成才,先学会造反了!而带坏他儿子的,就是那个满嘴跑火车的张伟!
“都是张伟!全是张伟教坏的!”刘海中在家里咆哮,“什么狗屁指挥部!什么总指挥!就是个教唆犯!把我儿子都带成二流子了!”
二大妈在一旁劝:“他爸,你小声点…光天他们最近是有点怪,但好像…也没出去闯祸啊?还知道学习了…”(她被兄弟俩的“学习”假象迷惑了)
“学习个屁!”刘海中怒吼,“那是学习吗?那是学怎么偷懒!怎么顶嘴!我…我找他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