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闭关一夜,呕心沥血(主要是憋笑憋的),终于炮制出了一份长达五页、图文并茂(画了几个他自己都看不懂的示意图)、术语连篇、结论惊世骇俗的《关于何雨柱同志个人问题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
这份报告充分展现了他“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巅峰造诣。报告中,他运用了大量诸如“核心竞争力矩阵分析”、“情感表达方式风险评估模型”、“目标市场细分与精准定位策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可行性初探”等听起来高大上实则狗屁不通的概念,将傻柱的“社死经历”包装成“极具个人特色的非典型表达方式”,将他的“没人要”归结为“市场定位偏差”和“信息不对称”,最终给出了一个极其扯淡的核心建议:成立常设机构,进行长期、系统、军事化管理的“脱单攻坚行动”!
报告结尾,他还郑重其事地写道:“鉴于该项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建议将临时工作小组升格为常设机构——‘何雨柱同志脱单工作指挥部’(简称‘脱单指挥部’),由三位大爷担任总顾问,由本人担任总指挥兼首席策略师,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解决柱子哥的个人问题,决不收兵!”
第二天一早,张伟就揣着这份“重磅炸弹”,雄赳赳气昂昂地找到了三位大爷。
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凑在一起,戴着老花镜,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那份报告,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到震惊,从震惊到茫然,最后变成了深深的敬畏(对看不懂的东西的本能反应)。
虽然一个字都没看明白,但那一堆堆的“矩阵”、“模型”、“战略”、“指挥部”,听起来就特别厉害!特别有水平!特别…像领导该干的事!
刘海中首先被征服了,他激动地拍着报告:“好!写得好!有水平!有高度!看看这用词!‘指挥部’!‘战略’!这才配得上我们院领导的身份嘛!我同意升级!”
阎埠贵小眼睛滴溜溜转,琢磨着:“指挥部…那是不是得有经费?有办公用品?开会是不是得管茶水管瓜子?”他也矜持地点点头:“嗯,思路是开阔了不少,可以考虑。”
易中海虽然觉得有点过于兴师动众,但看到报告里把傻柱的问题拔高到了“影响全院稳定团结”的战略高度,又看到刘海中和阎埠贵都同意了,也不好反对,只能点点头:“既然张伟同志有这么系统的想法,那就…试试吧。不过要注意影响,量力而行。”
“三位大爷放心!”张伟胸脯拍得砰砰响,“一切行动听指挥!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保证在指挥部的领导下,打一场漂亮的脱单攻坚战!”
于是,在张伟的忽悠下,“帮助傻柱解决个人问题工作小组”正式升格为——“何雨柱同志脱单工作指挥部”!张伟自封为“总指挥”,三位大爷挂名“总顾问”。指挥部…暂时设在张伟那间小屋,经费…自筹(主要是张伟忽悠傻柱出)。
拿到“尚方宝剑”的张伟,立刻开始了他的“总指挥”首秀。
他首先找到了还在食堂后厨对着土豆思考人生的傻柱。
“柱哥!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张伟一脸激动地冲进来,挥舞着那份报告。
傻柱被吓了一跳,没好气地说:“你又憋什么坏呢?”
“怎么能是坏呢!”张伟把报告拍在案板上,“三位大爷高度重视你的问题!已经批准了我的全面计划!成立了专门的‘脱单指挥部’!我是总指挥!从现在起,你的终身大事,就由我全权负责了!”
傻柱懵了:“指…指挥部?啥玩意儿?”
“就是最高行动机构!”张伟唾沫横飞,“意味着你的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全院战略层面!我们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采用最科学的方法,为你服务!柱哥,组织没有放弃你!曙光就在前方!”
傻柱被这阵势唬得一愣一愣的,看着那份写满了“天书”的报告,再看着张伟“真挚”而“亢奋”的眼神,心里那点怀疑渐渐被一种莫名的“受重视感”和“期待感”取代了。难道…这次真的要时来运转了?
“真…真的能成?”傻柱咽了口唾沫。
“必须能成!”张伟斩钉截铁,“但前提是,你必须绝对服从指挥部的命令!令行禁止!能不能做到?”
傻柱脑子一热,胸中豪气顿生,猛地一挺胸:“能!保证完成任务!”
【叮!目标傻柱已被成功纳入‘脱单指挥部’作战体系!服从度+50%!‘忽悠の艺术’效果拔群!奖励结算:技能点+1!当前技能点余额:72点!】
成功收编了“主力部队”(傻柱本人),张伟下一步开始“整合资源”(忽悠全院)。
他召开了“脱单指挥部”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院通气会。站在中院,他拿着一个破铁皮喇叭(自制的),对着下面一群看热闹的禽兽,开始了就职演说:
“各位邻居!各位战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宣告‘何雨柱同志脱单工作指挥部’正式成立!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