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文昌星辉 古阁新韵(2 / 2)

科级帝君 小亮辉 2307 字 1天前

第六节:文运网络

三个月后,长平市境内的文运网络初步成型。

七个主要村庄的文昌阁相继修复完成,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文运网络。这些由村民们自发修复、游子们慷慨捐助的文运节点,散发着特别纯净的光芒。

陈远通过《功德簿》看到,这些由民心凝聚的文运节点,比单纯靠神力激活的节点更加稳固,也更有生命力。

教育部门报告,这些村庄的学生成绩明显提升;

文化部门发现,村民的文化活动参与度显着提高;

更让人惊喜的是,一些在外成功人士开始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第七节:新的使命

《功德簿》向陈远展示了更广阔的图景:

在全省范围内,还有无数个这样的村庄,村民们也在自发维护着当地的文昌阁;

在外游子们始终心系家乡,渴望为故里的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这股源自民间的文化自觉,正是文运复兴最坚实的基础...

民力无穷,文运自在。陈远深受触动。

他调整了工作思路,不再单纯依靠神力,而是更多地激发和引导民间力量:

制定《民间文昌阁修复导则》,提供专业指导;

建立文昌阁修复基金,对民间修复给予配套支持;

培训基层文化骨干,提升民间自我管理能力...

第八节:古韵新章

半年后,陈远再次来到西河头村。

此时的文昌阁已经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

老人们在这里下棋聊天;

孩子们在这里看书学习;

妇女们在这里学习传统手艺...

更让人感动的是,在外工作的游子们集资在阁旁立了一块功德碑,记录着所有为修复文昌阁出力的人的名字。

这是我们村的根,也是我们的魂。村支书老张说。

陈远注意到,功德碑上的名字还在不断增加。有的村民虽然捐得不多,但每个月都会捐一点,他们说:这是我们的心意,要一直坚持下去。

第九节:文运长河

站在西河头村的文昌阁上,陈远眺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

通过《功德簿》,他看到了令人振奋的景象:以长平市为起点,民间自发修复文昌阁的热潮正在向全省蔓延。每一个修复工程,都凝聚着村民们的汗水、游子们的深情。

民力所向,文运昌隆。陈远深深体会到,真正的文运守护,不是高高在上的赐予,而是激发每个人内心对文化的珍视。

手机响起,是省文旅厅的来电:

陈远同志,你们探索的政府引导、民间主导的文昌阁修复模式很有推广价值,省里希望你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陈远望着远方星星点点的村落,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在这些由民心点亮文昌阁中,他看到了文运传承最深厚的根基,也看到了文明复兴最强大的力量。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