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工商所、罚款与香港回归倒计时(2 / 2)

“等等,同志,等等!”就在这绝望的时刻,一个焦急而熟悉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外传来。

父亲林建国气喘吁吁地挤了进来,脸上写满了惊慌和恳求。他显然也是刚卖完货准备回家,恰好撞见了这一幕。

“同志,对不起对不起!孩子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林建国挡在林栋身前,对着两个工商人员不住地点头哈腰,从口袋里慌忙地掏出皱巴巴的烟盒,想要递烟。

年长的工商员摆摆手,拒绝了烟,脸色依旧严肃:“你是他家长?你怎么教育的孩子?纵容他逃学出来摆摊?”

“没有没有!他今天休息……不是,是我不好,是我让他来的……”林建国语无伦次,急得额头冒汗,“家里……家里实在困难,厂里快发不出工资了,就想着弄点小东西卖,贴补点家用……孩子也是想给家里分忧……同志,您行行好,高抬贵手,下次绝对不敢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底层劳动者特有的卑微和恳切,那种被生活压弯脊梁后的小心翼翼,让周围几个看热闹的大妈露出了同情的神色。

年长的工商员看了看林建国身上洗得发白的工装,又看了看吓得脸色惨白、低着头不敢说话的林栋,严肃的表情稍微松动了一丝。他沉默了几秒钟,像是在权衡什么。

“困难也不是违反规定的理由。”他的语气放缓了一些,“这样吧,看在你们是初犯,又是特殊情况,东西就不全没收了。”

他指了指地上剩下的几辆车和修正液:“但这些得扣下。另外,罚款五十元。算是给你们个教训,以后绝对不能再犯了!再抓到,就没这么简单了!”

罚款五十!

林建国身体肉眼可见地晃了一下。五十块,差不多是他小十天的工资,是刚才林栋辛苦卖货赚来的大部分利润!

林栋的心也在滴血。

但比起通知学校和没收所有货物,这已经是眼下最好的结果。

林建国没有任何犹豫,几乎是颤抖着从内衣口袋里掏出那个装钱的塑料袋,里面是今天卖货和他自己刚才卖货得来的所有收入,仔细地数出五张十元的钞票,无比艰难地递了过去。那动作,像是交出了自己的半条命。

年轻工商员开了张罚款收据,塞给林建国,然后弯腰将地上剩下的货物收进一个蛇皮袋里。

“赶紧走吧!别在这堵着了!”年长的工商员挥挥手。

林建国连声道谢,拉着还在发懵的林栋,几乎是逃离了现场。走了很远,直到拐过街角,再也看不到那些人,父子二人才敢停下来,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恐惧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和巨大的沮丧。

半天辛苦,担惊受怕,最后不仅搭进去剩下的存货,还倒贴了罚款,几乎白干一场。

林建国看着手里那薄薄的一沓剩下的零钱,脸色灰败,久久说不出话来。

回家的路,比来时更加沉重。父子俩垂头丧气,像是打了败仗的逃兵。

快到家门口时,林建国忽然停下脚步,从剩下的钱里拿出二十块钱,塞给林栋。

“这钱……你拿着。买点学习用的。”他的声音沙哑疲惫,“今天的事……别跟你妈说罚款和没收的事,就说……就说东西不好卖,没卖出去多少。”

林栋捏着那带着父亲体温的二十块钱,鼻子一酸,重重点了点头。

推开家门,母亲周梅立刻迎了上来,眼神里充满了期盼和焦虑:“怎么样?卖出去了吗?”

林建国努力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晃了手里那点零钱:“卖出去一些……还行,就是……现在学生手里都没什么钱,买的人不多。”

周梅看着那明显不多的钱,眼神黯淡了一下,但很快又强打精神:“能卖出去就不错,就不错……慢慢来,慢慢来……”她接过钱,仔细地数了数,小心翼翼地收好。

晚饭依旧简单沉默。但家里的那台老旧收音机,在哀悼节目间歇,开始越来越多地插播另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

“……香港回归进入最后百日冲刺,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百年屈辱即将洗雪……”

收音机里传来的声音慷慨激昂,与这个刚刚遭受打击、气氛低沉的小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栋扒拉着碗里的饭粒,听着收音机里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目光偶尔扫过父母愁眉不展的脸。

挫折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一度几乎将他淹没。无证经营的脆弱,现实规则的冰冷,都给了他沉重一击。

但是……

当他听到“香港回归”、“百年盛事”这些字眼时,一股不甘的火焰又在心底顽强地重新燃起。

一个大时代即将开启。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机遇。

他不能倒在这里,绝不能。

罚款和没收是教训,但不是结局。他手里还有父亲偷偷塞给他的二十块钱本金,还有对未来清晰无比的认知。

他需要更安全的方式,更需要动脑子,而不是傻乎乎地在街头冒险。

香港回归……百事可乐……柯受良飞越黄河……一件件一桩桩即将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大事在他脑海里闪过。

机会,还有很多。

他悄悄握紧了口袋里的那二十块钱。

下一次,绝不会再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