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副司脸色微变,张了张嘴,一时竟未能找到反驳之词。崔小玉直接从根本上否定了其“权宜之计”的法理基础。
她目光微转,落向功过司司正,继续道:
“第二,论‘失职’与‘系统’。《阴律·渎职卷》第九百条:‘官吏因重大程序谬误或失察,致公务文书、官印为邪异之力侵染,未及时上报并消除影响者,视同间接涉邪,罪加一等。’”
她微微一顿,声音愈发冰冷:“赵胥批印沾染‘蚀魂草’之力,证据确凿。然其非但未依此条上报,反持续以违规程序处理相关文书,致使邪力侵染之隐患留存扩散。此非失职,此乃渎职重罪。而其行为,发生于贵司特批流程框架之内,持续数年,未见纠错机制介入。此非系统性漏洞,何为系统性漏洞?此其二。”
“黄口小儿!你!”左副司被这毫不留情的驳斥刺得脸色铁青,气急败坏之下,竟忘了场合,伸手指向崔小玉,厉声道:“此处乃判官殿议事堂!你一小小助理,安敢在此妄议司衙大事,指摘上官?!”
“肃静!”
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淡淡响起,不高,却如同无形的重锤,瞬间压下了左副司的失态。
文仲的目光甚至没有看向他,只是平静地注视着前方虚空,缓缓道:“议事堂上,只论法理,不论尊卑。崔助理所言,句句引据《阴律》,何来妄议?左副司,注意你的言辞。”
左副司被这轻描淡写却重如山岳的斥责噎得面红耳赤,一口气堵在胸口,浑身发抖,却再不敢多言半句,悻悻然坐下。功过司司正的脸色也更加难看。
崔小玉对这段插曲恍若未闻,目光最后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法则威严:
“第三,论‘根基’!地府运转,首重法度与秩序!法度不明,则权责不清;秩序不存,则阴阳逆乱!今有功过司,执掌特供物资流转之重权,却规程崩坏于内,邪力侵染于印,此非动摇法理根基为何?”
“若此等情状,仍可归为‘权宜’、‘疏漏’、‘误判’,”她的声音如同万载寒冰,敲击在每个人的魂晶之上,“则《阴律》威严何在?判官殿法度何存?地府秩序,岂非一纸空文?!”
在她说到“邪力侵染”四字时,一直闭目养神的刑罚司钟馗,猛地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度厌恶与凌厉的寒芒,仿佛被触碰了逆鳞。
而巡察司的代表,则不易察觉地微微颔首,对“法度”与“秩序”的强调深以为然。
“故此案,绝非功过司一司之内部事务,更非技术细节之争!其所涉,乃地府法度能否得以贯彻之根本!其所问,乃三界秩序能否得以维系之基石!”
“此乃,动摇地府根基之嫌疑!提请联合调查,彻查源头,非为兴师问罪,实为……扞卫法度,匡扶秩序!”
语毕,她微微躬身一礼,退回原位,面色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字字诛心的言论并非出自她口。
满堂死寂。
落针可闻。
功过司司正与左副司僵立在原地,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却再也发不出任何一个音节。
崔小玉的驳斥,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事入理,最终上升到扞卫地府法度秩序的高度,彻底将他们所有的辩解之词碾碎成齑粉!
任何反驳,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对“法度”与“秩序”的再次挑衅!
几位原本态度暧昧的司正,眼神也变得无比凝重,悄然坐直了身体。
文仲那一直微阖的眼睑,此刻缓缓睁开一线,深邃的目光在崔小玉身上停留了一瞬,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
庭辩交锋,高下立判。
崔小玉以绝对的法理与逻辑,以一己之力,撕碎了所有防御,将那致命的锋芒,直抵核心!
她的锐芒,照亮了幽暗的议事堂,也彻底奠定了此案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