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涟漪渐起(2 / 2)

他凑近些,“听说阿罗那丫头最近在翻腾一些老档案,不知道在找什么。你明日……可得留神听着点。”

他这话看似提醒陆鸣注意倾听“民情”,实则暗示了问询可能会牵扯出麻烦。

“谢大哥提醒,我自当谨记。”陆鸣道。

心中却是一动,阿罗在翻老档案?

谢必安拍拍他肩膀,晃着身子溜达开了。

陆鸣继续前行,心中思忖着谢必安的话。

这看似混乱的基层问询,或许正是打破当前僵局的契机。

途经轮回司附近时,他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

只见轮回司侧门处,几名书吏正忙碌地搬运着一些陈年档案箱,阿罗抱着手臂站在一旁监督,神色间带着几分不耐。

见到陆鸣,她扬了扬下巴,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对书吏嚷道:“手脚利索点!把这些老古董搬出来晒晒,省得明日天庭来的大人问起来,咱们一问三不知,丢轮回司的脸!”

她这话声音不小,像是训斥手下,那眼神却似有若无地扫过陆鸣。

陆鸣立刻明白,轮回司也在为明日的问询紧急准备,且可能涉及一些平日不常触碰的“老古董”档案。

他微微颔首,没有停留,径直离开。

回到斗室,陆鸣并未立刻休息,而是将白日的所见所闻在脑中细细过了一遍。

种种迹象表明,明日的问询,绝非简单的走过场。

它可能成为一根导火索,也可能成为一个窗口。

他深吸一口气,点燃磷灯,摊开纸笔,开始起草那份关于基层建言汇总的文书。

他知道,这份明日即将呈送的报告,必须既客观反映问题,又不能授人以柄,其间的分寸拿捏,至关重要。

在起草过程中,陆鸣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将相似问题归类,突出共性,避免针对个案;

二是引用具体数据支撑,如“近三成反馈涉及某环节”;

三是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建议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四是保持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夜色渐深,酆都沉寂。

但在这沉寂之下,暗流涌动。

陆鸣伏案疾书的身影,在磷灯摇曳的光晕中,显得格外专注。

他正小心翼翼地编织着信息,试图从纷繁的线索中,理清头绪,

寻得一丝破局的微光。

当最后一份案例摘要整理完毕,陆鸣仔细检查了全文,确保没有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

他将报告用锦缎仔细包裹,放在案头最显眼的位置,以备明日呈送。

做完这一切,他才吹熄磷灯,和衣而卧。

明日将是一场考验,不仅是对那些基层吏员的考验,也是对他这份报告能否经得起推敲的考验。

在入睡前的朦胧中,陆鸣仿佛已经听到了明日议事偏厅中,那些即将被说出的、可能改变许多事情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