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至高关注(1 / 2)

鲸城。一处不对外开放的幽静四合院。

院里的海棠树长势正好,只是此刻无人欣赏。

正屋的门窗紧闭,窗户被厚重的深色窗帘遮得严严实实,一丝光都透不进来。

在几张沙发之间,立着一盏老式落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烟雾在光晕里盘旋、升腾,呛人得很。

办公室里坐着几个人,都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他们没说话,只是沉默地抽着烟,偶尔发出几声压抑的咳嗽。

在他们中间的茶几上,摆着两份刚刚通过**渠道送达的文件。

其中一份,是陈刚的报告。

一个坐在单人沙发里,身形清瘦的,正拿着这份报告。他看得非常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报告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名一线指挥官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下的事实。

如何洞穿野猪的耳朵,吓退野猪群。

如何寻找到瀑布后的神秘洞口。

如何利用人性和兽性,上演了一出“借刀杀人”,让变异巨蟒与苏特工小队自相残杀。

如何以重伤之躯,独自面对那个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的怪物。

每一个事实,都像是在讲述一个神话故事。

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股超越了凡人智慧的、近乎妖异的冷静。

看完最后一页,把报告轻轻放在桌上。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茶杯,发现茶水已经凉了,便又放了回去。

另一份报告,来自刚刚接管长白山池北地区的李团长。

这份报告的措辞就严厉、“客观”多了。

报告里,李团长明确指出,陈刚的报告“充满了过度的个人鹰雄主义色彩,存在大量主观臆断和夸大事实的嫌疑”。

他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将行动成功归功于一个十七岁的山民,是对集体功劳的抹杀,也是对牺牲同志的不负责任。

报告的重点,落在了关键涉密人员“陆峰”的身上。

“无组织,无纪律。”

“擅自脱离队伍,至今下落不明。”

报告的最后,李团长措辞严厉地建议,立刻对陆峰展开全国范围内的追查,必须将其控制,查清其与苏联特工小组之间的真实关系。

两份内容截然相反的报告,就这么并排摆在一起。

一份把陆峰描绘成了救世主。

一份把陆峰定性为极度危险、需要立刻控制的“关键涉密人员”。

这种强烈的矛盾感,让在座的几位,都皱起了眉头。

终于,一个一直坐在主位,手里夹着香烟的,开了口。他把烟在桌上的水晶烟灰缸里轻轻磕了磕。

“这个陆峰,有资料吗?”

他的声音让办公室里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他旁边一位一直负责情报工作的秘书,立刻站了起来。

秘书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橘色的、印着“绝幂”两个大字的档案袋,双手递了过去。

“报告,查清楚了。”

那人没有接,只是示意他继续说。

秘书打开档案袋,抽出里面那张单薄的纸。

“陆峰,男,十七岁,吉省长白山靠山屯人。”

“父亲陆卫国,系我军一级战斗英雄,于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中,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壮烈牺牲。”

“母亲姜淑云,因家庭成分问题,曾被错划为‘坏分子’,受过冲击。经查,其父系我谠地下工作者,已于数月前由地方组织完成平反,恢复名誉。”

秘书念完,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