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外,那两个民兵的身影,像两根钉子,钉在靠山屯所有人的心口上。
陆峰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凝重的死寂。
“啥时候出发?”
他的问题,不是问向母亲,也不是自言自语,而是直接抛给了院外那两个代表着官方力量的男人。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国字脸,眉毛很浓的男人走了过来。他上下打量了陆峰一眼。
“我叫赵卫国,他是李建。我们是县武装部派来的。”赵卫国的声音,沉稳有力,“任务紧急,但也不能莽撞。大雪封山,至少需要一天时间准备物资和人手。明天一早,必须出发。”
“行。”陆峰点头,没有一句废话。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那些在远处探头探脑的村民。
“王铁柱!”
“到!”人群里,王铁柱像一头被点燃了火药的公牛,猛地挺直了胸膛,大步流星地冲了出来。他脸上还带着没散尽的激动和狂热,大声应道:“峰哥,有啥事你吩咐!”
“你,跟我进山。”陆峰的指令简单明了。
“好嘞!”王铁柱咧开嘴笑了,能跟着陆峰做事,对他来说,是天大的荣耀。
陆峰的目光再次移动,落在了狩猎队里另一个敦实的年轻人身上,“张大牛,你力气大,也跟着。”
被点到名的张大牛先是一愣,随即胸膛一挺,脸上满是激动。
选好了人,陆峰的目光转向赵卫国。“我需要物资。”
赵卫国皱了皱眉,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用这种不容置喙的语气对他下命令,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他想起了马主任的叮嘱,还是耐着性子点点头:“需要什么,列个单子。”
“不用单子。”陆峰直接开口,语速不快,但每个词都清晰无比。
“吃的,不要干粮,要高热量的。熏肉,越多越好。猪油,用罐子装上两大罐。炒面,就是把白面炒熟,也要两大袋。盐,要一整包粗盐。”
赵卫国和李建对视了一眼。这些要求,很奇怪,但又似乎很有道理。在冰天雪地里,热量就是生命。
“药品。金疮药没用,我要针线,要烈酒,越多越好。再找些干净的棉布。”
“工具。两把开山斧,一把锯子,一百米以上的结实麻绳。”
陆峰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他盯着赵卫国腰间那把54式手枪的枪套,缓缓说道:
“我还需要一把真正的军刀。另外,我那把枪,是7.62毫米口径的子弹,我需要更多。至少,二十发。”
赵卫国的瞳孔,猛地收缩。
军刀和子弹,这都是严格管制的军用物资。这个少年,张口就要二十发,好大的口气。
更让他心惊的是,对方竟然一口就说出了子弹口径。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山村少年该有的知识。
赵卫国看着陆峰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忽然感觉到了一股寒意。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枪法好的猎人。现在看来,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好,我去跟马主任申请。”最终,赵卫国还是答应了下来。他有一种直觉,满足这个少年的要求,是完成任务的唯一希望。
马主任的效率很高。
不到半天,一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开进了村子,带来了陆峰需要的所有东西。甚至还多带来了几匹白色的棉布和厚实的帆布。
整个靠山屯,都成了搜救队的临时营地。
陆峰拿到物资后,没有片刻休息。他立刻开始了准备工作。
他让王铁柱和张大牛,用木头和麻绳,开始制作简易的雪橇。那结构很简单,就是在两根长木条上,固定几块横板,但承重和滑行的角度,都经过了陆峰的精确计算。
而他自己,则拿起了针线和那些白色棉布。
在所有村民,包括赵卫国和李建惊愕的目光中,陆峰开始缝制衣服。
不,那不能叫衣服。
那更像是一种带着兜帽的白色大披风。裁剪的样式很古怪,但又说不出的协调。
“这是干啥?唱戏吗?”有村民小声嘀咕。
“他这是在做雪地伪装服。”赵卫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震撼。
作为军人,他当然知道伪装的重要性。但在他们的概念里,那是在衣服上绑点白布条。像陆峰这样,专门制作出一套完整的,几乎能和雪地融为一体的白色披风,这种理念,他只在一些内部学习的,关于苏联特种部队的资料里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