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回到家,陆峰找出了一个牛皮纸信封。
信封内只有一个地址和一串数字。
这是那个代表上面,来自未知部门的秦卫国离开前,留给他的。
但是说遇到体制内的麻烦,可以联系他。
陆峰先下有必要动用这层关系。
陆峰借着月光,展开一张草纸。他用笔,字斟句酌地写着:
【报告。】
【吉省靠山屯,发现一名失落在外的志愿军战斗英雄。姓名:朴在奎。原四野朝鲜族师战士。据其自述,曾参与金城战役,战争胜利,后被安排在北朝鲜地方工厂工作。】
【现携北朝鲜籍妻子,私自归国。无身份证明,身体极度虚弱,急需组织确认身份,给予救助。】
【该同志战斗意志坚定,对国家怀有赤诚之心。据其自述,朴在奎同志在战场上曾有重大立功表现。】
【事关英雄归宿,恳请上级核实。】
写完将信装进了一个新信封,写上了秦卫国留下的地址和数字。
他不知道这封信最终会送到哪里,也不知道要多久才会有回音。
但他相信国家。
相信这个他曾用生命去扞卫的信仰。
……
陆峰以为,这件事,最快也要一两个月才能有结果。
毕竟,从靠山屯到县里,再到省里,最后到部队系统,层层上报核实,需要时间。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自己先想办法,弄些钱和粮票,帮朴在奎一家渡过难关的准备。
可他还是低估了国家对待英雄的态度,也低估了秦卫国那个秘密渠道的能量。
仅仅七天后。
一辆绿色的吉普车,顶着满身的尘土,在全村人注视下,一路颠簸着开进了靠山屯。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四个口袋干部服的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神情严肃。
村长陆解放连跑带颠地迎了上去,紧张地搓着手。
“同志,您是……?”
“我叫李建业,县民政局的。”李建业环顾了一下围拢过来的村民,开门见山,“我找一位叫朴在奎的同志。”
消息像是风一样,瞬间刮遍了整个村子。
半小时后,朴在奎家那本就狭小的院子里,挤满了人。
不只是靠山屯的村民,连陆解放都把全村的党员和干部都叫了过来,场面弄得比过年还郑重。
朴在奎和他的妻子金秀英,被请到了院子中央。
夫妻俩手足无措地站着,脸上写满了惶恐和不安。他们以为,这是县里来人,要追究他们“私自归国”的责任。
金秀英的手,死死地攥着丈夫的衣角。
李建业清了清嗓子,从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几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
“经省军区与地方多方联合核实,现正式宣布组织决定。”
“一,恢复朴在奎同志的户籍,发放《复员证》。”
这句话,让朴在奎的身体猛地一震,眼睛里瞬间涌上了水汽。
“二,根据档案记录,追认朴在奎同志在金城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记个人一等功!”
“轰!”
人群炸开了锅。
一等功!
对这些一辈子刨土为生的农民来说,这是只能在报纸上,在英雄故事里才能听到的词。
“三,特批朴在奎同志的妻子,朝鲜族同胞金秀英同志,办理跨国婚姻家属特殊居住许可证,享受正式居民待遇!”
金秀英听不懂,但从大家都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她知道这一定是好事。
李建业顿了顿,拿起最后一份文件。
他看着朴在奎,目光里带着一种由衷的敬意。
“四,根据国家对一等功臣及荣誉军人的优抚政策,经上级特批,一次性为朴在奎同志,补发五年来的荣誉军人补助金,伤残特殊津贴,以及一等功奖励金,共计……”
李建业的声音,在这里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伸长了脖子。
“共计,四千元!”
四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