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找学堂同学周瑶,帮补笔记换助力
暮色四合,山风渐凉。
从黑风岭返回宗门的小径上,狩猎队的汉子们兴高采烈,一路都在讨论着那条被火球符惊走的青纹蛇,以及苏纤纤那出人意料的果决一击。李大壮更是豪气干云,宣布晚上要在营地大摆宴席,用新得的灵兽肉招待这位“福星”小师妹。
苏纤纤笑着应下,心中却惦记着另一件事。她婉拒了立刻前往营地狂欢的邀请,与众人告别后,便独自一人朝着外门学堂的方向走去。
与狩猎队驻地的粗犷豪放不同,学堂区域要显得文雅许多。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两旁,栽种着一些安静的灵植,几座朴素的屋舍错落有致,是普通外门弟子的住处。
她此行的目标,是学堂的同窗,周瑶。
根据张长老的点名册和她平日的观察,周瑶已经连续缺了三天的课。在竞争激烈的外门,无故缺课是件大事,除非是生了很严重的病。
在修仙界,生病有时比受伤更麻烦。凡人体质的病痛还好说,一旦涉及到灵气运转失调或是修炼出了岔子,便极难调理。
苏纤纤很快就打听到了周瑶的住处。那是一间位于角落的小屋,比她自己的杂役房要好上不少,至少门窗齐全,还带着一个小小的院子。
她走上前,轻轻叩了叩门。
等了片刻,门内才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伴随着有些虚弱的脚步。门被拉开一条缝,一张苍白而清秀的脸探了出来。
“你找谁?”周瑶的声音有些沙哑,看到门口站着的是苏纤纤,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和戒备。
苏纤纤这个名字,最近在外门可不算陌生。先是演武场上智胜赵虎,后又在厨堂让赵虎当众出丑,关于她的传闻,早已添油加醋地传了好几个版本。有人说她机敏过人,也有人说她心机深沉,尤其是在赵虎的刻意抹黑下,不少人都对她敬而远之。
“周瑶师姐,我是苏纤纤。”苏纤纤的语气放得很柔和,“听说你身体不适,落下了几节课,我过来看看你,顺便把这几天的笔记给你带来了。”
她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个用油纸包好的小册子。
周瑶愣住了。她看着苏纤纤,又看了看她手里的册子,脸上的戒备并没有完全消散。她和苏纤纤并不熟,只是在学堂里见过几次面,点头之交都算不上。对方为什么会特意跑来给自己送笔记?
“不用了,多谢你的好意。”周瑶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她病中本就心绪不宁,实在不想和这种“风云人物”扯上关系。
“师姐先别急着拒绝。”苏纤纤没有收回手,反而往前递了递,脸上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张长老讲的《基础器物辨识》这几节课很重要,后面小考肯定会涉及。我就是顺路,你拿着看看,要觉得没用,再丢掉也不迟。”
她的态度坦然又温和,没有丝毫强迫的意味。周瑶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又看了一眼那用油纸细心包好的册子,心中的防备不知不觉松动了些许。她这几天正为落下的课程发愁,病痛让她连打坐都难以集中精神,更别提去向别人求助了。
迟疑了片刻,她终究还是伸出有些颤抖的手,接过了册子。“那……多谢了。”
“不客气。”苏纤纤见她收下,心里松了口气,又关切地问,“师姐是修炼上出了问题吗?我看你气色不太好。”
提到病情,周瑶的脸色又黯淡了几分,她轻轻叹了口气,侧身让开门口的位置:“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前几日修炼时急于求成,岔了一丝灵气,堵在经脉里,这几天一直咳嗽,浑身乏力。进来坐吧。”
苏纤纤走进屋子,一股淡淡的药草味扑鼻而来。屋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仅此而已。桌上放着一只缺了口的药碗,旁边散落着几本功法典籍。
周瑶请她坐下,自己却又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师姐这情况,光靠静养恐怕不行。”苏纤纤看着她的样子,想起了自己从李伯那里学来的药理知识,“经脉淤塞,越是静卧,灵气越是凝滞。不如试试用温和的药草泡个澡,活络一下气血,或许能帮着把那股岔了的灵气导出来。”
“我也想过,可是活络气血的‘暖筋草’,药堂要一整块灵石三株,我……”周瑶说到一半,便停住了,脸上满是窘迫。
一块灵石,对她这种家境平平的外门弟子而言,已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苏纤纤闻言,心中了然。她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指了指桌上的笔记册子:“师姐先看看笔记吧,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周瑶点点头,满怀歉意地将油纸包打开。当她看清册子里的内容时,整个人都怔住了。
这哪里是普通的课堂笔记?
册子的纸张是普通的黄麻纸,但上面的字迹却娟秀工整,条理分明。更让她惊讶的是,苏纤纤并非只是简单地抄录张长老的授课内容。
在每一段心法口诀旁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迹(用几种不同植物的汁液染的)标注了重点和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器物图形,她没有死板地临摹,而是用一种周瑶从未见过的、类似立体分解图的方式,将器物的内部结构、灵力流转路径都画得清清楚楚,旁边还配上了简洁的文字说明。
比如在讲到“一阶聚灵符”的构造时,苏纤纤不仅画出了符文的最终形态,还用虚线箭头,一步步分解了每一笔的顺序、灵力注入的轻重缓急,甚至在旁边画了个可爱的小人,做出一个“此处需屏息”的滑稽动作。
整本笔记,重点突出,图文并茂,一目了然。比起张长老那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这份笔记简直就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学习宝典”。
“这……这是你做的?”周瑶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震惊。她从未想过,修仙功法还能用这种方式来记录和理解。
“嗯,我记性不好,不多画几笔就容易忘。”苏纤纤半真半假地解释道。她前世读书时留下的习惯,没想到在这个世界竟成了独门绝技。
周瑶小心翼翼地翻着笔记,如获至宝。她之前缺课,最担心的就是《基础器物辨识》里的图形部分,那些复杂的法器构造和符文走向,光靠听别人转述根本弄不明白。可现在,有了这份笔记,她感觉比自己亲自去上课听得还要透彻。
“苏师妹,这份笔记……太珍贵了。”周瑶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和感激,“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师姐客气了,我们是同窗,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苏纤纤摆摆手,看到周瑶翻到一页,眉头紧锁,便主动开口,“是‘三阳阵纹’这里不明白吗?”
“嗯,”周瑶点点头,指着图上的一个节点,“张长老说,此处的灵力需要一分为三,同时注入,可我每次尝试,灵力都会互相冲撞,根本无法做到。”
“这里确实是个难点。”苏纤纤凑过去,指着自己画的分解图,“你看,关键不在于‘同时’,而在于‘共鸣’。你试着将灵力分流前,先用神识在三个节点上构建一个微小的灵力循环,让它们提前适应彼此的频率。就像三个人要合唱,得先听一下彼此的音高,而不是扯着嗓子就直接唱。等它们产生共鸣了,你再将主灵力流注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桌上比划着灵力的流向,将前世物理学里“共振”的概念,用这个世界能理解的方式巧妙地解释了出来。
周瑶听得入了神,苏纤纤的讲解角度新奇,却又直指核心,仿佛一层窗户纸,瞬间就被捅破了。她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关隘,此刻竟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她下意识地闭上眼,调动体内微弱的灵力,按照苏纤纤所说的方法尝试模拟……
片刻后,她惊喜地睁开眼:“真的!真的可以!虽然还不熟练,但那股冲撞感确实消失了!”
困扰她许久的瓶颈,竟然就这么被三言两语解决了。周瑶看向苏纤纤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戒备,到后来的感激,再到现在,已经化作了深深的钦佩。
她这才明白,外界那些传闻有多么离谱。眼前这个师妹,分明是个心思剔透、聪慧热忱的好人。
“苏师妹,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周瑶郑重地将笔记合上,小心地放在胸口,“这份人情,我记下了。以后若有任何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只要我能做到,绝不推辞!”
苏纤纤等的就是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