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找内门剑修董师姐,帮磨剑换助力(1 / 2)

第83章:找内门剑修董师姐,帮磨剑换助力

夜色如墨,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内门的小径上只有几盏疏落的灵石灯,散发着微弱而清冷的光。苏纤纤握着那三根温润的鹤羽,快步走回自己的小院,赵亨师兄的爽朗和那50%的进度条带来的暖意,在山风中渐渐冷却。

她关上院门,没有点灯,只是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坐在桌前,将那把在小比中受损的青锋剑轻轻放在桌上。剑身上,几道细微的豁口和一处被蛮力震出的暗痕,在昏暗中依然清晰。

两天,六个人,百分之五十的进度。

这串数字在她的脑海里盘旋,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蚊蝇,驱之不散。她将自己的人脉网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筛出来的结果却令人心寒。能找的,几乎都找过了。人情这东西,用得太快,就会变得比纸还薄。

必须开辟新的“客户”。

一个名字从她记忆的角落里浮现——董师姐。

吴学徒曾经在闲聊时提过一嘴,说内门有个剑痴董师姐,为人孤僻,不喜交际,视她的佩剑“流霜”为性命。有一次他去送东西,正撞见董师姐对着自己的宝剑唉声叹气,似乎是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瑕疵而苦恼了好几天。

一个爱剑如命的剑修,她的“需求点”,必然在剑上。

苏纤纤的目光落回到自己的青锋剑上,一个计划在心中迅速成型。她需要一个足够自然的理由去接近这位孤僻的师姐。而一个为剑所伤、为剑所困的后辈,去请教一位剑道前辈,再合理不过。

第二天一早,苏纤-纤没有去任何地方,而是将自己关在院子里,仔细研究着那把受损的青锋剑,并从储物袋里翻出了几块在坊市淘来的、不同材质的磨石和一小块不知名妖兽的软皮。

直到午后,她才带着青锋剑,走出了小院。

剑修们居住的区域在内门的西侧,地势更高,风也更大。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别处截然不同,院落大多空旷简洁,没有花草点缀,只有经年被剑气冲刷而显得光滑的青石板,和一些用于练剑的木桩石锁。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锋锐之气,让人皮肤都有些发紧。

苏纤纤很快就找到了董师姐的住处。院门虚掩着,里面没有任何声响。院子一如传闻中那般简朴,除了一座半人高的巨大青色磨剑石和一个挂着几把备用长剑的木架外,再无他物。

她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让脸上露出几分求教的诚恳与晚辈的恭敬,这才抬手,轻轻叩响了院门。

“笃,笃,笃。”

敲门声在寂静的院落里显得格外清晰。

过了片刻,一个清冷的声音从屋内传来:“谁?”

“师姐日安,弟子苏纤纤,新入内门,有一事想请教师姐。”苏纤纤的声音放得很柔,语速不快,显得十分谦恭。

院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一个身穿灰色劲装的高挑女子出现在门口。她身形挺拔如松,面容清秀,但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锐气,眼神更是像两把出鞘的利刃,直直地刺了过来。她没有佩剑,但整个人就是一柄尚未出鞘的剑。

这便是董师姐,董雪。

她的目光在苏纤纤身上一扫而过,最终落在了她抱在怀里的青锋剑上,眉头微不可查地一蹙:“有事快说。”

“弟子在之前的外门小比中,灵剑受损,自己尝试修复,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苏纤纤说着,将青锋剑双手奉上,“听闻师姐于剑道造诣精深,对养剑之道更是宗门闻名,弟子斗胆,想请师姐指点一二。”

董雪的目光落在青锋剑上,原本不耐的神色微微一动。她没有伸手去接,只是扫了一眼,便冷冷开口:“一阶下品灵剑,材质疏松,灵性驳杂。剑刃上有三处豁口,是与重兵器硬撼所致。剑脊有一处暗伤,是灵力震荡过猛,伤了内里。这种损伤,修不如换。”

言语犀利,一针见血,没有半句废话。

苏纤纤心中一凛,这位师姐的眼力果然毒辣。她脸上却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失落与窘迫:“师姐说的是。只是……这把剑陪伴弟子许久,已有感情,而且弟子初入内门,囊中羞涩,实在是……”

她没有把话说完,但那份对灵剑的不舍和身为底层弟子的无奈,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董雪沉默了。她依旧没有看苏纤纤,目光却下意识地飘向了院内兵器架上那柄用白布缠绕的佩剑。那柄剑,便是她的“流霜”。

苏纤纤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这个细微的动作,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然后状似无意地感慨道:“弟子的剑只是凡品,尚且如此爱惜。像师姐的‘流霜’这等神兵,想必师姐更是爱若性命,定然是日夜擦拭,不让它染上半分尘埃吧。”

“流霜”二字一出,董雪的眼神明显变了。她重新看向苏纤纤,那份锐利中多了一丝审视:“你识得我的剑?”

“‘流霜’剑名动内门,弟子岂会不知。”苏纤纤的语气里带着崇敬,“听说此剑出鞘,剑气如霜,能冻结空气中的水汽,是不可多得的二阶上品灵剑。”

这记恰到好处的马屁,让董雪冰冷的脸色稍稍缓和。对一个剑痴而言,夸她的剑,远比夸她本人更让她受用。

苏纤纤趁热打铁,目光再次落到那柄缠着白布的剑上,用一种带着些许疑惑的语气,轻声自语:“只是……弟子曾在一部名为《古兵杂谈》的孤本上看到,上好的冰属性灵剑,剑气内敛时,剑鞘周围三寸之地,应有白气凝而不散,如玉龙吐息。可师姐的‘流霜’……”

她的话又一次说了一半,但意思已经无比明确。

董雪的身体猛地一震,那双锐利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她死死地盯着苏纤纤,仿佛要将她看穿:“你看过《古兵杂谈》?那本书早已失传,你是从何处看的?”

“弟子曾在藏书阁帮张管事整理旧书时,于一个尘封的角落偶然发现的残本,只看了几页,便被管事收回去了。”苏纤纤半真半假地回答。

董雪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她快步走到兵器架前,一把扯下那包裹着剑鞘的白布。

只见那古朴的鲨鱼皮剑鞘上,静静地躺着一柄长剑。剑未出鞘,却已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然而,正如苏纤纤所言,剑鞘周围的空气,并无任何异状。

“你说的……是真的?”董雪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弟子不敢妄言。”苏纤纤躬身道,“那书上说,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剑本身有损,而是因为长年累月的擦拭和灵力温养,让一些肉眼难见的杂质微尘,堵塞了剑刃与剑鞘之间用于‘呼吸’的微末空隙,导致剑气无法自然流转。长此以往,会影响剑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