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学堂听课遇难题,请教张长老换助力
次日清晨,天光刚染上东方的云霞,苏纤纤便已梳洗完毕,换上了外门弟子统一的青色道袍。这身衣服料子比杂役服好了不止百倍,针脚细密,袖口还用银线绣着一朵小小的流云纹,穿在身上,整个人都显得精神了几分。
她将那块青木腰牌郑重地挂在腰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房门。
外门学堂坐落在青云宗外门区域的东侧,临着一片静谧的竹林。与杂役院的喧嚣嘈杂不同,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股书卷气的安宁。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竹叶的清气,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琅琅读书声。
苏纤纤凭着腰牌,畅通无阻地走进了学堂。
院内是一座古朴的二层阁楼,飞檐翘角,气派不凡。她踏入阁楼一层的讲堂时,里面已经坐了三四十人。这些弟子个个衣着光鲜,气息沉稳,修为最低的也是炼气二层,更有几人气息深厚,显然已是炼气中期的好手。
他们或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或闭目养神,或手捧玉简默读。苏纤纤的出现,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
一道道目光扫了过来,带着审视、好奇,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昨日演武场之事早已传遍外门,对于这个靠着些“小聪明”和运气,一步登天的杂役弟子,大部分学堂的老弟子都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苏纤纤目不斜视,默默走到最后一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她不是来交朋友的,她是来“开发客户”的。在没有摸清这里的“市场行情”之前,低调是最好的保护色。
她坐下没多久,昨日见过的几张面孔也陆续走了进来。那个在狩猎队帮过她的李队,冲她遥遥点了点头。还有那个被她借过笔记的周瑶,一个看起来有些文静的少女,对她露出了一个友善的微笑。苏纤纤也一一颔首回应。
“当——”
一声清脆的钟鸣,讲堂内瞬间安静下来。
身着灰色长老服饰的张长老,手持一卷竹简,不疾不徐地走上讲台。他的目光在堂下缓缓扫过,在苏纤纤的身上多停留了一瞬,随即便移开了。
“今日,我们继续讲《基础修仙论》的第三卷,‘感应篇’。”
张长老的声音平和而有力,不借助任何灵力,便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何为感应?《论》中言: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修士修行,非独坐枯禅,搬运气血。而是要以自身之小天地,应和宗门之大天地,乃至此方世界之真天地。”
他展开竹简,开始讲解。
苏纤纤立刻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拿出早已备好的纸笔,准备记录。
然而,她很快就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张长老所讲的内容,玄之又玄。什么“吐纳天地之息,感应四时之变”,什么“灵根为舟,神识为帆”,这些概念对她来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天书。
她的修仙之路,简单粗暴得令人发指。
需要筑基?系统,拼个筑基丹。
灵气不够?系统,拼个灵气包。
打不过人?系统,拼个速度卡。
一切都是明码标价,即时到账的交易。她就像一个拿着计算器和说明书的工程师,按照步骤一二三,精准地完成任务。
可现在,张长老却告诉她,修仙是一门艺术,需要“共鸣”,需要“感悟”。
“……譬如引气入体,常人只知依功法路径,强行牵引。此乃下乘。上乘者,当凝神静心,将自身神识散于周身三尺之内,去‘听’、去‘看’、去‘触’那无处不在的灵气。灵气非死物,亦有亲疏好恶。你若心存杂念,焦躁好功,它便如受惊之鱼,四散奔逃。你若心境空明,诚于大道,它便如倦鸟归林,自来亲近。此中妙处,便在‘共鸣’二字……”
共鸣?
苏纤纤握着笔,在纸上写下这两个字,脑子里却是一片浆糊。
她努力地回想自己筑基时的感受。当时她只觉得灵气包炸开,海量的灵气粗暴地涌进闭关室,她要做的就是拼命运转功法,将这些灵气塞进自己的经脉里,整个过程充满了痛苦和挣扎,跟“亲近”、“归林”这些美好的词汇没有半点关系。
就像一个只吃过压缩干粮的人,突然被拉去听一堂关于顶级料理风味层次的品鉴课,完全无法理解。
她偷偷环顾四周,只见其他弟子或凝神倾听,或若有所思,甚至有人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显然,听不懂的,只有她一个。
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和危机感,悄然爬上心头。她意识到,系统能给她敲门砖,能给她救命的底牌,却给不了她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根基。如果连最基础的理论都无法理解,她在这学堂里,恐怕一天都待不下去。
更要命的是,她脑海里那个“开学大礼包”的拼团任务,还明晃晃地挂在那儿。
【拼团要求:请在进入学堂后,成功邀请一名教习为您助力。】
教习……整个学堂,教习不就只有张长老一个吗?
苏纤纤看着讲台上神情严肃的张长老,心里一阵发虚。找他帮忙砍一刀?自己拿什么当理由?说自己听不懂课,求他可怜可怜,帮个忙?
那不是自曝其短吗?昨天刚营造出的“机敏聪慧”的形象,今天就得碎一地。
一堂课,就在苏纤纤这种天人交战的煎熬中,缓缓走向了尾声。
“今日便讲到这里。修行之路,一步一印,切忌好高骛远。课后需多加体会,若有不解之处,可随时来问我。”
张长老说完,便开始收拾讲台上的竹简。
其他弟子陆续起身,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开,一边走还一边讨论着方才课上的内容。
“原来‘心猿意马’之说,竟是影响感应灵气的关键。”
“是啊,我之前总觉得修炼时心神不宁,想来便是犯了此忌。”
苏纤纤坐在原地,听着这些讨论,手心渗出了细汗。
走,还是不走?
走了,今天的机会就没了,谁知道下次张长老什么时候会这么好说话。
不走,去问,又该怎么问?才能显得自己不是个蠢货,而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
她的目光落在自己那张记满了问号的草纸上,又看了看脑海中那个闪着金光的“开学大礼包”——《基础修仙论》精装注解版。
注解版!